第289部分(第3/4 頁)
百官朝議,俱是滿臉激動,誰都沒料到冀州軍會如此勇悍,百萬軍中取敵將首級,一出手就把叛逆頭子給咔嚓了。
首相商容甚為激動的上前一步奏曰:“陛下萬福,祖宗庇佑,此番大捷一雪前恥,不但重創了西岐賊子,斬首姬考,還威懾了四方諸侯。八百諸侯俱都上書朝廷,歌頌陛下威名。”
紂王大喜曰:“冀州侯果然驍勇,朕要重重的犒賞於他。首相舉賢有功,也應嘉獎。”
商容連忙回應:“老臣微末之功,不足言道,全賴陛下聖明,破格重用蘇護,若論首功,當以陛下為先。”
群臣也連聲附和。
紂王大笑不止,近些天來的鬱悶心情一掃而空。
“傳旨,冀州侯蘇護,統軍有方,排程得當,大敗西岐叛賊二十餘萬人(真是越吹越玄乎…!),斬首賊酋姬考,收復失地千里,大功於朝,特加封蘇護為平寇王,封地百里。先鋒鄭倫,以寡擊眾,奮勇當先,當為眾將之楷模,加封為上大夫,封地三十里。一眾將士,另有嘉獎……望卿等再接再厲,勇往直前,徹底平定西岐叛匪。待還軍之日,朕不吝重賞。”
洋洋灑灑上千字的一旨加封詔書,將所有參戰人員都封了個遍,最後則是要蘇護等人繼續加油,斬掉姬發和姜子牙等人的頭顱。
朝歌上至紂王、百官,下至黎明百姓都以為姬考才是西岐的首腦,此番賊酋斃命,西岐賊軍定會土崩瓦解,平頂叛亂指日可待。但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姬考其實是權力遊戲中的犧牲者,真正的西岐之主乃是武王姬發。但不管怎麼說,殷商一方都要透過這次大捷,大肆渲染一番,好人四方的諸侯們都明白,犯上作亂者的下場是什麼。
於是乎,在有心人的推動下,將此役說得越來越玄,什麼樣的版本都有…!有的說冀州侯自領五萬大軍與西岐叛逆三十萬決戰於青龍關外,一舉擊潰賊軍,斬首敵酋姬考;有的吹噓先鋒鄭倫單騎破敵,於萬軍中力斬姬考,一舉奠定了勝局;更有人誇張的說,其實此役就是鄭倫所部三千烏鴉兵對陣西岐三十萬叛逆,他們都是天神下凡,以一當百,大勝對手,直將賊軍殺得橫屍遍野,血流成河……
最後傳來傳去,越傳越誇張,連紂王都有些看不過去了…!
別說,這樣一來,還真的把原本蠢蠢欲動的四方諸侯們給唬住了,他們生怕下一個會是自己,連忙備置貢品,準備孝敬紂王。
西岐周軍大營,姬發和姜子牙等人也傻眼了(~囧~),他們萬萬沒料到姬考身死會帶來如此大的政治效應。
原本姬發以為姬考死了就死了,自己為他發喪後,立志報仇雪恨,便能名正言順的成為西岐之主,卻不曾想到殷商一方竟然利用姬考的死來大做文章,硬是把一場小得不能再小的遭遇戰說成了一場曠世大戰,簡直把那撿了大便宜的鄭倫吹噓成了天下第一名將,把冀州侯蘇護捧成了當今天下第一帥才。
姬發猛的一錘案板,說:“人怎麼可以無恥到這種地步,虧得他們還是廟堂之人。”(姬發這廝完全忽略了他自己之前的無恥行為,那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哦…!)
姜子牙也嘆了口氣,回應道:“唉!是啊,看來吾等小瞧了殷商朝廷的無恥程度,他們這樣一番動作,還真是把四方諸侯給暫時穩住了,連向來傾向於我們的北伯侯崇黑虎也開始首鼠兩端了,聽說連他也悄悄給紂王準備起貢品來。”
姬發失聲曰:“什麼!崇黑虎安敢如此,要知道他的這個侯位可是我們幫他謀來的,不然怎會有今時今日這般光景。”
姜子牙:“殿下明鑑,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崇黑虎聽聞我軍失利,生怕紂王以後會遷怒於他,故而有這般小動作也是可以理解的。”
姬發問:“首相,難道我們就幹看著商湯無道這般作為而無動於衷嗎?”
老薑笑了笑,回答說:“殿下勿急,商湯此番就算吹牛把天給吹破了,那又能奈我何,只要我軍擊敗蘇護大軍,一切謠言便可不攻自破,到時候四方諸侯自然又會傾向我軍。”
姬發點頭稱是,但他還有一個疑問:“不知首相以為,明王身死,吾等當如何向國人解釋,畢竟這是否定不了的事實。”這廝的意思是不想讓自己背上罵名。
姜子牙想了想,說:“明王殿下宅心仁厚,不忍生靈塗炭,故而只帶了幾個親衛去試圖說服冀州侯蘇護罷兵言和。怎料商湯無義,出爾反爾,殺害了明王殿下。此仇當不共戴天,它日必斬蘇護和鄭倫於馬下。”
姬發贊曰:“首相句句在理,不愧為老成謀國,就按你說的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