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第3/4 頁)
法家提倡的是依法治國,而神鵰兄提倡的是快意恩仇,這豈不是和法家對著幹嗎!”
夔牛又問:“那儒家又當何解?”
小火簡直無語了,自己怎麼攤上了這樣的豬隊友,沒好氣的解釋道:“儒家提倡的是“學而優則仕”,說白了就是讓年輕學子讀書當官,而神鵰兄的辦法則是讓年輕學子們學武行俠仗義,這根本就是對著針尖對麥芒嘛!”
說到這裡,神鵰兄和夔牛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倆的想法錯了這麼多。
神鵰兄討好的對小火說:“小火兄弟,那依你之見,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好吶?”
小火想了想,答曰:“具體怎麼做,我也沒想好!還是先去找個傳承人,把墨家思想傳授給他,在教他一些凡間的強身健體之法,然後先由他去弘揚墨家學說,而我等三人則在一旁觀看,若是發現其有不足之處,在具體事務具體研究,方保完全。”
“善”、“就這麼辦”
於是乎,三個大能四處尋到墨家流派的傳承人,一番波折後,還真被他們尋著個合適的人選,那就是墨子。
墨子,名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 他是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後代, 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馬,後來他的後代因故從貴族降為平民,後簡略為墨姓。
作為一個平民,墨子在少年時代做過牧童,學過木工。據說他製作守城器械的本領比公輸班還要高明。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作為沒落的貴族後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
墨子是一個有相當文化知識,又比較接近工農小生產者計程車人。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計程車人。在他的家鄉,滔滔的黃河奔流東去,墨子決心出去拜訪天下名師,學習治國之道,恢復自己先祖曾經有過的榮光。
正是在一系列遊學當中,墨子機緣巧合的遇見了正在四處尋找傳人的神鵰兄等人,並拜其為師,成為了墨家鉅子。至於他們是怎樣相遇了,還有一段佳話。
話說這些年裡,神鵰兄、小火、夔牛三人尋遍了附近的三山五嶽,都沒找到墨家適合的傳承人,不覺有些心煩,索性使用神通,悄悄來到宋國的一家小酒館裡喝酒解悶。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小火又開始嘮叨了。
小火:“我說兩位兄弟,咱們這樣找來找去,都找了好幾年了,都沒尋著個像樣的人選,看來是機緣未至,不若咱們先回問道宮裡問問謝當家,看他有什麼好辦法?再者我也好順路回家去看看媳婦小綠( ̄︶ ̄)”
夔牛毫無原則,當即拍案叫好。
神鵰兄卻又有不同意見,他說:“這話有些不妥,原本謝當家派咱們下界來弘揚墨家學說,一是為了還我當年的宏願;二也是考驗咱們兄弟幾個一番。若是就這樣灰溜溜的回去請教謝當家,豈不是讓他失望了,不用我說你們也該清楚,當家的一旦發起火來,那沙包大的拳頭可是不認人滴哦…!”
有過慘痛經歷的小火和夔牛,不由得冷汗直冒,他倆以前都捱過沙包大的拳頭,對其記憶猶新。
夔牛連忙改口說:“我完全贊同神鵰兄的意見,咱們還是繼續接著找吧。”
小火也就驢下坡,表示自己其實也不是那麼急著回家,肯定要將此事負責到底,有始有終。
三個大能一邊吃酒,一邊聊天。這時,穿著短衣草鞋的墨子進來了。
酒店老闆一見老熟人墨子來了,連忙上前問道:“墨大夫(墨子做過宋國的大夫),今天還是老樣子,一份飯食,不用酒水?”
墨子回曰:“然也!”
老闆笑著而去,不多時就端上來一碗粗糧飯食,墨子也不多說,埋頭就吃,看樣子還吃得有滋有味。
一旁的小火見了,心中稱奇,暗想:“這人身為士大夫,竟然能放下身段來酒樓吃這種粗糧,真是難能可貴,這在階級甚嚴的春秋戰國時期,也屬少見了!”
小火對墨子說道:“這位兄臺,可否過來同飲一杯?”
墨子抬頭看了下對面的三人,連忙站起來施了一禮,回曰:“多謝三位兄臺好意,鄙人從不飲酒,實在是不好意思。”
小火更來興趣了,又問:“聽說你是士大夫,如何能不飲酒,若是諸侯國的國君命令你飲酒助興,你當如何?”
墨子不卑不亢的回答:“若是國君堅持如此,要我破戒,那我只好主動辭官,歸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