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第3/4 頁)
……
第五章 法家的崛起(一)
一路上,黃龍真人和黑鱗王、獸公子有說有笑,大談傳道中的各種趣事。
黃龍真人話曰:“當今世道,禮崩樂壞,世人總想著走捷徑,前不久有人守株待兔,今日又見拔苗助長,真是貽笑大方。”
獸公子笑著回應:“若是我來處罰這等投機耍滑之輩,根本不需要多說什麼,直接用拳頭讓他去重新投胎做人便是。”
黃龍真人和黑鱗王大笑不止。
不多時,三人就來到了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原本它是在戰國時期田齊的官辦高等學府,可因為之前姜子牙等人的原因,將稷下學宮提前給弄出來了,並且發揚光大。
“稷”是齊國國都臨淄城(今山東省淄博市)一處城門的名稱。“稷下”即齊都臨淄城的稷門附近,齊國君主在此設立學宮。故因學宮地處稷門附近而得名為“稷下學宮”(這與東漢時期的“鴻都門學”得名由來相同)。
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中國學術思想史上這場不可多見、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官學為黃老之學。它作為當時百家學術爭鳴的中心園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學術爭鳴局面的形成。
不久的將來,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其中主要的如道、儒、法、名、兵、農、陰陽、輕重諸家。稷下學宮在其興盛時期,彙集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學者如孟子(孟軻)、淳于髡、鄒子(鄒衍)、田駢、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環淵)、彭蒙、尹文子(尹文)、田巴、兒說、魯連子(魯仲連)、騶子(騶姡В�④髯櫻ㄜ骺觶┑取�
言歸正傳,剛進大門,黑鱗王等人就看見了廣成子化身計程車大夫正在主持一場辯論賽,主題是井田制是否已經不在適合當今大爭之世了。
說到井田制,這裡又要多說一句了。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於商朝,到西周時已發展很成熟。到春秋時期,由於鐵製農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諸多原因井田制逐漸瓦解。實質是一種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
西周時期,道路和渠道縱橫交錯,把土地分隔成方塊,形狀像“井”字,因此稱做“井田”。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領主強迫庶民集體耕種井田,周邊為私田,中間為公田。而其實質是一種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屬於國家)。從某種角度來說,井田制可能僅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制度。
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井田制就是把田地分成正方形的九個小塊,三橫三縱,外圍的八塊田地為私人所有,產出歸個人,而最中間那塊歸周天子所有,產出歸周天子。但問題來了,最中間那塊歸周天子所有的土地,也需要外圍那八家來一起耕種,試想一下,誰人願意多出力氣去幹這事,於是大家互相推諉,各說各的,誰都不願意去耕種。久而久之,周天子所擁有的土地日漸荒涼,產出微乎其微,更有不少諸侯列強,直接將其佔為己有。
此時,一個學子站起來對另一個學子說道:“管兄,你之前所說的井田制名存實亡,在下實在不敢苟同,想當今天下共主仍為周天子,諸侯各國每年依舊給起進貢,可見井田制還是有它一定的作用的,豈可說名存實亡。”
管姓學子回曰:“諸侯各國雖然每年朝貢周天子,但貢品日漸微薄,某些諸侯國甚至是幾張羊皮都能當貢品送去,可見其早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了,更別說那有名無實的井田制。遠的不說,就說之前鄭莊公帶人去割了周桓王所擁有的麥田,就可見井田制在其眼中什麼都不是。現今諸侯各國有了鄭莊公的先例,更是不把周天子當一回事,他們紛紛霸佔了周天子的公田。而周天子兵微將寡,勢單力薄,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坐看井田制的敗亡。”
那學子有些不服氣,又問:“那依管兄之見,若是井田制敗亡以後,當以何去教導農人耕種,讓其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管姓學子一臉正色的回答:“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所謂耕種環節,其實只是治國理政中的一個環節罷了,若是能依法治國,復國強兵,則國富民強,何愁農人過不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
“彩”
眾多學子齊聲為管姓學子喝彩,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