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部分(第3/4 頁)
問題是,前輩你如今已經成為左右本星正道局勢的關鍵,你親睞任何一個都可能讓其成為正道共主。雖然兩大門派水火不容,但都承襲著六朝皇城的一些作風,只怕任何一門上位,必定對另一個門派極力打壓。”
“是啊,前輩超凡脫俗,被捲入兩派之爭只怕反倒有損名聲。但若是對兩邊都不買賬,只怕又惹對方不滿。”顧若堂說道。
方陵沉吟道:“若這兩派能夠站在一線,這事情就好解決多了。”
裘千寶卻是搖搖頭道:“六朝皇城覆滅,分為十三支脈。雖然這大元門和洞仙宗兩派不過是支脈下的支脈,但因為理念不同,誰都容不下誰,爭鬥了這麼多年,矛盾早已難以調和。”
方陵說道:“所謂理念,和法門息息相關,而法門本身就是對世界萬物及天地至理的領會,像六朝皇城這樣的超級門派,自然有著各種法門,也可謂海納百川,不過門派一覆滅,這理念之間的矛盾就突顯就出來了。”說到這裡,他似突想起似的,說道,“當年六朝皇城覆滅,各個說法不一,不知道裘門主可否知道些確切的真相?”
裘千寶便笑起來道:“六朝皇城之事本就是眾說紛雲,說法千萬,不過當年真相本門主倒真是瞭解一些不為人知的內情,其實說起來呀,本門和六朝皇城還有幾分淵源。”
“哦,貴門竟和六朝皇城有關聯?”方陵倒有些好奇。
裘千寶搖搖頭道:“談不上關聯,只是本門的一位前代門主曾偶然發現了一位得道高人的坐化之所,在那洞窟中得了法門法術,爾後從其所留書冊才知道此人乃是當年六朝皇城的一位官員,雖然地位不高,但頗有幾分權力,因而當年關於六朝皇城覆滅之事他幾乎都親自經歷過,並且留有手書,記載著當年發生之事。先門主並未修煉那位高人所留下的法門,但卻是從中摘取了精妙的部分,才使得本門法門更加高深,這一點乃是本門機密,只怕在座的諸位也是第一次聽到吧。”
眾長老和顧若堂等人都是點點頭,紛紛有驚訝之色,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段往事。
裘千寶嘆道:“六朝皇城能夠成為我正道之領袖,確非偶然吶,那第一代皇城主君所創的‘九字帝皇訣’擁有萬般妙測之能,能夠和任何法門相融,從而產生出更強的法門。所以雖然六朝皇城的崛起是透過各種手段,以近乎霸道的方式將各個門派強行納入麾下,但因為皇城勢力龐大,加之確實加入皇城有著莫大的好處,因而各個門派都未明顯表露出不滿之意。”
“那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方陵慢悠悠問著,看似閒談,其實心裡大起了興趣。
裘千寶便道:“當年三界大戰結束之後,六朝皇城的主君即退位,由新主君繼位。在三界大戰中,六朝皇城雖然屢次打出大勝仗,但大多都是建立在犧牲麾下中小門派的利益之上,很多時候甚至是故意將其派去當炮灰,漸漸引來不滿,亦有正直之士諫言。但主君根本不管這些,他是把凡間爭霸天下那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方法拿到了這上界來,只為成就一世霸名。大戰之後,六朝皇城名聲雖壯大,但實際勢力卻衰弱極多,各門派因傷亡慘重,不滿的言論也越來越多,而新主君上臺之後,採取了鎮壓的方式,試圖消滅這種言論,結果最終引來了一場叛亂。”
方陵說道:“聽說那場叛亂是由兩位大長老領頭,最終將整個六朝皇城主城毀於一旦。”
裘千寶回道:“正是,那位大長老都是正直之士,他們本是想著以私下覲見的方式,先行擒下新主君,爾後再自上而下的進行改革,以撥亂反正,讓六朝皇城重歸正統。只不過,二位大長老的意圖卻被那新主君給看穿,當場將二人給斬殺,並且試圖派遣兵力將意圖謀反的參與者一併拿下。只是這新主君卻也小瞧了反叛的勢力,最終壓制不成,使得主城淪落為了雙方的戰場。而反對勢力的龐大乃是六朝皇城自建立起來便一直積累的怨恨,如今一下子爆發出來,威力可想而知,最終這場爭鬥意外引發了皇城地下靈脈的噴湧,導致皇城終極法陣的崩潰,使得皇城毀於一旦。”
“這麼說,六朝皇城的主城當真已不存於世?”方陵問道。
這自然才是整個談話的重心,早在這一路上,幾人並未直接去打聽龍骨天書資料的下落,而是針對主城入手,然而所得的情報皆是眾說紛雲,有人說主城尚在,只是被封禁了起來,無人再能涉足,有人說主城已毀,寶物皆毀於一旦,有人則說那些寶物在毀滅前被人移走,直是讓人難解當年謎題,如今得到主城確實被毀的訊息,幾人便都隱隱有些擔憂。
主城被毀,必定諸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