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2/4 頁)
不造壇的,如“請仙箕法”等。請仙箕時,用三盤果子,茶、酒各三盞供於正堂屋的神龕上,或供於臨時設在屋外某個方位,相當於供桌的飯桌上即可。
畫符前,先要淨心——聚精會神,誠心誠意,清除雜念,思想專注,以及要淨身、淨面、淨手、漱口,並要預備好水果、米酒、香燭等祭物,還有筆墨、硃砂、黃紙等。
對這些用品,專門修煉符篆之道的修士還要先用神咒來敕,以使其具有神威。
這些都是傳統畫符的講究,要求相當嚴格,不過演化到了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只要能把靈力畫入符紙之中,隨便用什麼姿勢都行。
並沒有跪著畫符效果會更好一點的說法。
而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講究的東西,這就不是儀式的問題了。
畫符所用的材料,可謂相當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符篆的質量和功效。
畫符的材料一般沒有什麼明確說不能用的東西,但都有不成文的規定,畫符一定要用墨或硃砂,尤以硃砂居多。
之所以多用硃砂,是因為硃砂有鎮邪作用。
符的載體用桃木板最多,因為桃木有極強的驅趕魔邪之神力。
其次有柏木板、棗木板、石塊、磚和黃紙等。
另外,布、絹絲的使用也很普遍。
符的載體不同,使用方法也就不同,木料符一般是掛或釘於某處,或燒成灰和上水吞服。
石料和磚料的一般是埋於地下,紙料布料的,有的佩戴於身,有的燒成灰與水一起吞服,有的紙符或布符還須書寫兩份,既要吞食,又須張貼。
最著名的應該要數張天師祛病符,這符篆是初一日得病的人所用的祛病符。
用硃筆黃紙書寫,寫畫的時候叩齒三次,含一口淨水向東方噴出。
邊寫邊念祛病咒語:赫赫陽陽,日出東方,吾敕此符,普掃不祥……符寫兩份,燒成灰吞食一份,貼在門上一份。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很多內容,不過看到這裡的時候江寒已經有點看不下去了,這種東西只能慢慢來了。
………………………………
第260章 巫祝
江寒接著往下看,慢慢了解到了新的東西。
一個早就見過無數次,但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的醫術出現了——祝由術。
祝由術是巫術在古代時候的別稱,相傳起源於軒轅黃帝時代,其功效,算得上是神妙。
提到巫術很多人都會以為只是一種儀式,只是迷信和騙人的把式,出現這種情況,不能說是世人的無知。
只能說是某個年代愚民政策的影響,起了太大的作用。
祝由術從來都不是一種騙人的把戲,更不是簡單的儀式之類的東西。
早在古代太醫院就曾正規出現過,當時設立十三醫科:大方脈,婦人,傷寒,瘡瘍,針灸,眼,口齒,咽喉,接骨,金鏃,按摩,祝由。
祝由術赫然就在其中,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按摩和祝由已經失傳,只有民間偶爾有人還會。
黃帝內經中通篇不說鬼神邪祟,而是認為“因知百病之勝,先知百病之所從”,這也是祝由取效的原因。
還有古人曾言“祝說病由,不勞針石而已”,一切都說明祝由一直處於中醫體系的邊緣,但絕對不是騙人的東西,只是有人信有人疑罷了。
上古神醫,以菅為席,以芻為狗,人有疾求醫,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
這就是對祝由術最簡單直觀的解釋,在祝由的時候,並不是對病人解釋病情,而是對冥冥之中的第三者說話作法,從而令患者痊癒。
再接下來的,就是祝由術的修煉和使用方法,其中竟然包括了催眠、精神引導、意念控制等等內容。
不用說,這些東西同樣也是足夠江寒喝一壺的了。
“巫醫道”巫字當頭,江寒獲得了巫醫道完整傳承之後,終於也有資格瞭解一些巫術上的東西,最先的一個,就是巫紋。
國家中醫的演進,始而巫,繼而巫和醫混合,再進而巫和醫分立,可以說巫師直接就是中醫最開始的形態。
此外,巫師都是上古時期的高階知識分子,他們曉天文、懂地理、知人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能與鬼神相通,故又有“神職官員”之稱。
巫術醫學在中國傳統醫學的形成發展過程中,有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曾經起到古代醫藥知識的積累和傳承。
官方的醫學把植物藥材和礦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