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平青雲腦中正在飛速旋轉著:
“如果我猜的沒錯,他們這兩日就可能會攻打山寨了。”
張宣問道:
“何以見得?”
平青雲道:
“吐蕃地處高地,大多不識水性,所以他們拿死守在河谷中山寨的骨咄特勤一點辦法沒有。正好這白楊河在這一河段河水很寬,不易前行,他們又沒有戰船,所以他們便想了這麼一個造木筏的法子,用繩索鐵鏈將木筏連線起來,到時候兩岸相通,這樣兵士馬匹就如履平地了,到時候攻打山寨就易如反掌了。”
平青雲所料卻是不差,當日沙馳先率兵一路追擊骨咄特勤的部隊,骨咄特勤被逼無奈只得選擇此處山寨作為防固禦敵之所,因為骨咄特勤一早就有準備,一千餘人從對岸峽谷逃進河谷,那峽谷又窄又長,沙馳先料想如從那裡進去,敵人肯定有埋伏,便就駐守在河對岸與其對峙,還著人將峽谷封堵起來,骨咄特勤幾次突圍都不得果,裡面的出不來,外面的右攻不進去,就這樣一直對峙了半個月有餘。
直到前幾日沙馳先想到一個絕妙的計策,就是從北邊那座山上伐木造筏,到時候將這些木筏串聯起來一直延伸到對面河谷,便可直接行軍到對面山寨之下,是攻是打還是是圍,還不全憑自己說了算。
便就這樣,沙馳先命令軍中幾百人連夜造筏,短短三天時間,已經造了二三十艘小木筏,等到差不多四五十艘時,便就能直接鋪到河谷內部了。
第十九回 援救西域(六)
見平青雲分析的條理清晰,眾人顯然都坐不住了,劉同便說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吐蕃豈不是很快就能攻下山寨了?”
皇甫廉也道:
“照目前的速度,他們造好木筏也就這兩天的事了,我們得在他們之前想好如何應對才是啊。”
高鳳麟道:
“師弟說的對,平小將軍,你可有破敵良計?”
平青雲尚在思慮,並未作答,週上靖說道:
“我們能否趁對方不注意時將這些木筏盡數毀了?”
平青雲搖了搖頭,說道:
“不行,毀了一次,他們還會再造第二次,而且我們去毀他們的木筏,他們定會有所防備,想要再毀第二次就決計沒有那麼簡單了。”
“此事我們需得從長計議,現在我們不僅是要將山寨中的回紇軍救出來,還得將這五千餘人的吐蕃軍擊敗,這樣我們才能安然返回。”
劉同說道:
“如今我們和河谷內的回紇軍訊息不通,如何聯合他們破敵?”
敵眾我寡,情報不明,平青雲一時間也想不出更好的破敵之策,兀自在思考著。
這時張宣說道:
“我們可以找幾個水性好的,在他們將木筏鋪好之後從中將木筏破壞掉,到時候木筏被毀,計謀無效,這樣他們也就無法攻打山寨了,不知道這樣可行不可行?”
眾人一聽都覺的這計策頗好,高鳳麟問平青雲道:
“你覺得這樣做怎麼樣?”
平青雲依舊搖了搖頭,說道:
“這樣做雖然可解山寨的一時之圍,但是卻會將我們自己暴露,到時候營救不成反遭對方追截,豈不難逃?”
這樣一說來,形勢更加兇險,高鳳麟又再問:
“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是好?”
平青雲道:
“首先,我們肯定要與谷中的軍隊聯絡上,內外聯合方能出奇制勝。其次,對方兵力數倍多於我們,若要想破敵制勝,要智取,不可蠻幹。再者,這次我們務須一擊即勝,不能讓對手有喘息的機會,一旦讓對手緩過神來,反過來反撲我們,我們的處境就相當的危險了,具體事宜還得容我再想想。”
“對了,烏大哥,此處距離白楊河發源的那個湖泊大概有多遠的距離?”
烏德健道:
“據我估計,差不多有二十里地。”
平青雲又問:
“湖泊距離北邊那座山又有多遠呢?”
烏德健道:
“這個我就沒有留意過了,不過據之前觀察,二者相距應該有個十里遠吧。”
平青雲對這中間的距離無法清楚的掌握,便道:
“待會我要去湖泊看一看。”
高鳳麟道:
“那我陪你一起去吧。”
平青雲搖頭道:
“不用,渾古烏和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