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你說他是不是一早便知道了我的身份。”趙禎靜靜聽完,突然說道。
陳琳審視著沈石的表現,然後說:“回官家。他應該是知道的。”
“知道啊!你也是這麼認為。”趙禎點點頭,看著一本書。
陳琳掃了一眼後發現那竟然是太祖起居注。
而趙禎在看的就是趙匡胤輸華山的舊事。
“太祖幼年喪母,家道貧寒,靠父親擔在籮筐裡走南闖北,打工賣藝,從小就看盡了世間的眉高眼低,嚐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長時期的江湖漂泊生涯,養成了他喜打架,愛賭博,而且賭輸不給,賭贏必要的賴皮性格。是老祖點化了太祖,使其奮發。今日再看這事,不是有許多相似之處嗎?”
趙禎說自己祖宗無賴。這事兒陳琳可不敢介面,只當沒聽到。
趙禎也沒有打算讓陳琳批評自己老祖。所以他接下來說的才是重要。“這一回,是不是汝南王府做的錯了。”
趙禎會看太祖往事,並不是在看事情本身,而是起了疑心。
沈石是修道的。這一點趙禎不會懷疑。再加上趙匡胤的改變……
順著這個聯想下去:這分明是神人對我的警告啊!
趙禎的想法,真的是……想多了!
沈石根本不知道今天會遇上他。遇上了皇帝后,沈石也沒有想到會撞上裝逼的唐人賢。而且他們還懟上了。這與沈石真心沒有關係的。
然而當事人不那麼想,陳琳也順著他說:“陛下,那真的是好馬。奴聽說唐大人與汝南王府多有來往。”
他沒有直接評價這事,而是給出了他們的關係。這就足夠了。
趙禎沉吟了一下,點了點頭說:“看來真的是王府的事了。”
這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汝南王府想要馬,興許是想買的,但人家不賣,所以……
不用問,也不用說。
宋朝的王爺們不要看名聲不錯,但那不過是文人對他們的回報。他們也是人,許多不道德的事,沒少幹。
不要說他們,就是他們英明神武,偉說正的太祖不也是這樣嗎?
趙匡胤年輕時,有一次,又飢又渴,又困又乏,心裡正盼著遇見個賣吃喝的,好吃一個飽哩,誰知瞌睡來了就有人遞枕頭。他老遠望見一個賣桃的,兩筐鮮桃,又紅又大,頓時腳上來了勁兒,於是就一鼓作氣跑了上去,不問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不一會,兩筐鮮桃便所剩無幾。
吃罷桃,趙匡胤將嘴一抹,橫下扁擔,依著籮筐,倒頭便睡,還不時地把他那雙自大臭腳伸進賣桃老頭的懷裡。
他一直睡到日落西山,才醒來。可是他扛起盤龍棍,扭頭就走。吃了人家的桃,還躺在人家的扁擔上睡了一覺,睡醒了分文不給,連個“謝”字都沒有。
這就是他家偉光正的老祖不為人知的一面。而這樣的事,除了起居注中,也沒人知道。至少文人筆下不會這麼寫。
有了今天的經歷,趙禎再看包拯的奏摺,感嘆道:“想不到,得一準信,也是如此的為難。竟然只他一個。”
趙禎的雙耳一直聽到的是汝南王府多好多好。幫助他人不求回報,公買公賣……
只有包拯。那個黑炭頭,把一切都寫的明明白白。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為名聲所累。
“他寫的太真。朕竟然不敢相信,真是可笑。”趙禎搖頭。
“官家仁慈。”陳琳勸慰,給出了他為什麼不信的原因。
第154章 醒悟
“仁慈……”趙禎沉吟著,不再出聲。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說:“或許真的是我太過仁慈了。”
陳琳想了一下問道:“官家,那馬場……”
“馬場給他,這畢竟是他贏的。”
對馬場,趙禎輸的很是痛快,因為他家祖上便這麼輸過華山。輸了華山,當了皇帝。現在,同樣是輸,趙禎卻一點兒不樂意的想法都沒有。
“是,官家。一會兒我就差人送去。”陳琳也同樣沒有不捨得。
不要看沈石施展法術時,他們表現的很平靜,但實際上他們是非常激動。大宋,自趙匡胤起,就在徵辟道人。而沈石表現出的法術越出色,他們只會越開心。這一點陳琳是知道的。
與之相比,一個馬場又算的了什麼。
想到收穫道人一枚,趙禎開心道:“要華山,朕可以理解。可是要馬場是為了什麼?”
他這只是隨口一問,因為要名山大川很好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