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頁)
了不少地方。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約於此年蘇洵開始讀書,學習斷句、作詩文但沒有學會就放棄了讀書。
北宋天聖六年,蘇洵與眉山大理寺丞程文應的女兒程氏結婚,程氏時年18歲。
北宋天聖六年,蘇洵尚未發奮讀書,終日嬉遊,不知有生死之悲。程夫人生長女但未滿一歲夭亡。
北宋天聖七年,蘇洵仍未發奮讀書,其父“縱而不問”。
北宋天聖八年,蘇洵遊成都,於重九日至玉局觀見青城山張仙師畫像,用身佩玉環換回安置於家中,每日旦起焚香禱告祈求得子,是年冬生長子景先。
北宋明道元年,蘇洵母親史氏病故,葬於眉山縣修文鄉安道里蘇氏祖墳。蘇洵第一次上歐陽內翰書說:“洵少年不學,生二十五歲始知讀書,從士君子游。”時間實已太晚,何況一開頭的時候,態度又不很認真,仗著聰明,看看與他同輩的人,都不見得比自己高明,以為讀書沒有什麼難。但是到第一次應鄉試舉人,他卻不幸落第。這次失敗,使他痛自檢討,再搬出幾百篇自己的舊作細讀,不禁喟然嘆道:“吾今之學,乃猶未之學也!”憤然將這批舊稿,一把火燒個乾淨,決心取出《論語》、《孟子》、韓愈文來從頭再讀,繼續窮究詩書經傳諸子百家之書,貫穿古今。每日端坐在書齋裡,苦讀不休者達六、七年,併發誓讀書未成熟前,不寫任何文章。此時,蘇洵已二十七歲。所以歐陽修作墓誌銘,張方平作墓表,史本傳皆言:“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
現在,竟然有人在他面前著小黃、書,沒剝了他的功名,已是他手下留情了。
第339章 鬥法
“大……人!”
那書生想求饒,可又擔心自己更加惹怒蘇洵。一時間是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而蘇洵也不再管他,收走了卷子。
“完了,完了,這下完了!”
那書生是痛苦極了。他會那麼幹,那麼寫,除了他本身便擅長寫這樣的故事外,其實也是在排遣他自己壓力的一種方式。
“青姑娘,這不會是你乾的吧?”沈石突然問道。
“沒,沒有。”小青嚇了一跳,連連擺手。
本來沈石只是隨口一問。然而她這反應,卻讓沈石不得不扭頭看向她。
“好了,好了。人家承認那風是我刮的。”被沈石盯著,小青沒撐多久,便承認了。“不過我除了颳了風之外,什麼都沒幹。”小青強調道。
“我只是無聊。可沒讓他寫那些東西。”
沈石聽了,沒有出聲。
“你為什麼不出聲?”小青問道,“我說的是真的。”
沈石嘆了口氣道:“考場之上,形形色色,人生百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情況都有。”
“你……生氣了?”小青有點兒擔心。
“沒有。我只是在感概!”沈石搖頭道。
“我就知道,你最好了。那麼龍珠……”
小青絕對是蛇類,順竿爬的本事實在是驚人。看上去上一分鐘,還在反省,下一分鐘便在順竿爬。
不過那書生的事似乎並沒有這麼結束。很快便看到有差人過來。
“公子不要氣餒。如果公子願意,咱們兄弟可以幫忙。”
來的兩個差人小聲道。
不過他們的小聲也就是普通人聽不到罷了。沈石與小青全都不是普通人,所以是聽的分明。
“你們有辦法?”書生願意抓住任何的救命稻草。
“那是當然。這天兒,說下就下了。卷子打溼,墨也就化了……”
差人們說的神神秘秘,他們自有他們的辦法。
另一邊,黑山與汪正雄回到了汪正雄的宅子,負手而立,看著貢院的方向,微微皺了皺眉。
“師父,為何心事重重,咱們這都回來了。”汪正雄忍不住說道。
汪正雄乾的事,誅九族都不為過。不過在黑山的幫助下,他的事有驚無險的辦完了。現在,人都回來了,不是嗎?
黑山說道;“從皇宮回來,我的心就忍不住左跳。我擔心看到咱們的兩個書生會對咱們不利。”
黑山擔心是因為它突然心血來潮了,所以忍不住的擔心。
“為了徒兒這次外放為官,讓師父費心了。”汪正雄在感謝他師父。
按照原歷史走向,汪正雄正是因為幹成了這事,所以為才外放為官。而又因為他的外放,黑山與畫壁才會到南方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