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 頁)
的清玉公主,和下三品中書門前詹事兼領左衛率府的李洛李大人正駐守在此。
這兩位大爺是在五天前乘船自對面的風陵渡過來的,本來應該借道弘農而至洛陽的,不料剛上了鬥坪,就被一道聖旨追上,要求原地駐紮,等候聖意。
皇帝老子的命令,誰也沒膽子亂改分毫,只得就地紮營,安頓下來。
當地縣令據說“倒屐赤膊”,置三老婆臨盆生產這等大事於不顧,飛也似趕到,緊急調了一千兵民,一天功夫就建起了偌大一座臨時營盤。
附近潼關、蒲圾等地駐守將領連夜趕路,兩天時間,小小的鬥坪就聚集了三千多人馬。
林芑雲見這麼多人蜂擁而至,知道名義上雖然“聽候李將軍差遣”,其實李將軍目下都得聽自己的,所以這些人可都是盯著自己來的。
她自成為清玉公主以來,一時風光無出其右,不僅朝中重臣震動,各地州、府、郡、縣的官員哪個不拼命上表,以表“心悅誠服”、“普天同慶”之情?這一路過來,接待宴請排場之大,沿途恭迎護送場面之盛,幾乎直追太子出巡。
她可對現下自己的處境明白得很,風口浪尖那是不須說了,朝中無數雙明晃晃的眼睛這下子全從武約與太子身上移到自己身上,各種嫉妒的、忌憚的、奇怪的、不解的、懷疑的、憤怒的……總之絕非高興的眼光幾乎把自己燒起來。
雖然自己第二日便堅持與李洛一道離京,儘量避開皇帝,並且在路上連請兩道聖旨,嚴禁各地官府接應、宴請,但是無論如何,她現在已經絕無可能獨身事外了。
這次在鬥坪落腳,說不得,一來是尊聖命,說原地駐守就是原地駐守,哪怕是在懸崖邊上也得停下來;二來按律制,公主出巡是得安排營地。這麼一來,官員們所做可一點也不算違抗聖命了。
林芑雲實在沒轍,只得由李洛出面,下令每郡只留一百兵士,每縣只留五十匹馬、驢侍候,其餘盡數遣回。即便如此,營地裡還是有三百多兵士,整日無事可做,就在營前營後演武操練,鬧得人聲鼎沸。
李洛武將出身,本來對此大感興趣,見到場上比拼,還常常不顧身分,非要下場挑戰。
但是場中軍士一來本就敵不過他,二來誰敢在他頭上動土?無不輸得狼狽不堪。打個兩三場,贏得也是索然無味,只好遺憾收手。只有鐺鐺由始至終看得津津有味。
林芑雲卻大是光火,因一來住在帳篷裡,雖然談不上奢華,不過也算寬大舒適。但畢竟在此山中搭建起來,一到天黑,潮氣一上來,林芑雲的兩條腿就要遭殃。此地再無道亦僧可以運功調養,只有自己硬撐著了。
二來整日裡外面士兵鬧得慌,卻又不好對手下發火,若多說兩句,頓時就會變得鴉雀無聲——那樣林芑雲又得嫌靜得慌了。
三來營地鋪得太開太大,望出去全是帳篷、旗杆,連山腳下的風陵渡都看不見了。想要出去看風景,就得出營,然而以她現在的身分,只要稍微走出營地,起碼有五六十人前呼後擁,人嘴一雜,什麼閒情逸致也都化為烏有了。
就這樣,轉眼到了第五天,林芑雲已經苦不堪言,早上天還沒亮,便破天荒起了身,手書一封信。
除了照例請安問候外,特別加上“久停此地,引至百官猜疑,似乎不妥”、“所處崎嶇僻靜之地,一切供給須從山下運送,而至糜耗人力……”云云,命人立即送到長安。
她站在營門,看見信使的馬迅速融入霧中,略舒一口氣,正要回身,卻又聽見馬蹄聲緊。
林芑雲不顧冰冷的晨風,與鐺鐺兩人站立門前等候。不一會兒,一匹黃膘馬吃力地自霧中鑽出,馬上伏著一名士兵。
馬上的傳令兵士已然疲憊到極點,若非那一點信念仍在堅持,幾乎連坐也坐不穩。他伏在同樣疲憊的馬背上,背上背的兩面旗子只剩了一面,山風凜冽,吹得旗子噗噗作響,旗上斗大的“御”字格外醒目。
林芑雲心中狂跳,難道真的是天遂人願?
身旁幾名士兵抽出刀劍,其中一人喝道:“站住!來者是……”
林芑雲大怒,叫道:“做什麼?沒看見是皇上的信使嗎?還不快接進來!”
過了一陣,那人被兩名士兵架入林芑雲的帳篷裡。
他灌了兩口水,總算清醒了一點,自稱是自長安而來,連趕了三天三夜,跑斃了兩匹馬,又說到前面驛站招呼不周,沒有及時備馬,以至於延誤時機云云……
林芑雲拍著扶手怒道:“再多嘴杖責五十,皇上有什麼旨意,快些報上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