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尹治平只瞧得兩三隊挑著燈籠在四下巡視,而且瞧起來更像是在擔心“夭千物燥,小心火燭”,檢查防止走水;不像是嚴密防守,以防有賊入摸進來。
但儘管如此,尹治平卻仍是不敢大意,仔細打量觀察了一番後。選了一處像是藏經閣所在的位置,帶著李莫愁施展輕功,穿房越瓦,飛簷走壁,就在屋頂上縱騰起落地奔行起來。
第十九章六脈中衝劍
(第一更,求月票,求推薦票,求訂閱)
古墓派的輕功天下無雙,李莫愁的身法之輕靈飄忽,那也不用說了。全真派的輕功與之相比,雖然稍有遜sè,但放在江湖上來說,同樣不弱。尹治平將全真派的“金雁功”施展起來,身形如大雁,飄然若翔。
二人在屋頂上縱掠賓士,迅捷輕靈,落瓦無聲,很快便到得了尹治平懷疑是藏經閣的那處樓閣所在。近前一看,瞧到樓上版匾果然是“藏經閣”三字,尹治平不由心下一喜。;
為巧取《九陽真經》,他曾在少林寺住過一段不短的時rì。對寺院的佈局也算是略有了解,雖然天龍寺與少林寺不同,規模也不同,但大體的佈局格式卻是沒什麼太大的變化。全天下的寺院,在大體佈局上,基本上也都是類似的。不管是大是小,幾處重要的建築,如大雄寶殿、四大天王殿、羅漢堂、藏經閣等之類的,在佈局位置上,基本上是沒什麼不同的。
尹治平能選擇此處,那也是有依據的,可不是憑著感覺隨手胡亂指的。這下有根據地一選,果然沒錯。
兩人待在藏經閣旁邊的一處房屋頂上,仔細打量。尹治平見這藏經閣與少林寺的一樣,也是上下兩層的建築,心下暗道:“卻不知是不是也跟少林寺一樣,底下一層放佛經,上面一層放武功秘籍。”
瞧去只見底下一層的窗戶中透著燈光晃動,顯然是有人在值守,而二樓卻是漆黑一片。也不知道有沒有人。
仔細觀瞧了一會兒,尹治平以傳音入密向李莫愁叮囑道:“我們從二樓的窗戶進去。待會兒若是不小心被發現。動起手來,不到萬不得已。莫要傷人。”
見李莫愁點了點頭答應,尹治平率先輕身躍了過去,李莫愁緊隨其後。
二人落在一層的雨簷上,正在一扇視窗處。尹治平先將耳朵貼向窗戶的縫隙處,仔細傾聽了下里面並無動靜,然後伸出手去輕輕一推,發現窗戶是關上的。
當下收回手,從腰間抽出把匕首,伸到窗縫中。挑開裡面的窗栓,然後無聲地緩緩推開。縱身一躍,身如靈貓一般躍落入裡面。戒備著左右一瞧,卻見二樓果然無人值守。當即站起身向窗外一招手,李莫愁跟著躍了進來。
尹治平返身把窗戶關上,解下腰間所繫的一個布囊。將布囊上所罩的黑布取去,但見裡面發出瑩瑩的淡綠sè光芒。仔細瞧去,卻見是層透明狀的輕紗,裡面包裹著十數只螢火蟲。尾部一閃閃地發著光芒。十數只螢火蟲的尾光交織聯合,便讓這紗囊成為了一個散發著淡淡綠光的光球。
尹治平現在的內力修為,是可以黑夜中視物無礙。但並非有如白晝一般,全沒影響。他看些景物看路是沒問題。可若說黑夜中沒有任何光線的情況下還能看書讀字,那可就看不清楚了。所以他需要些光亮來照明,火光太過明顯。容易被人發現,而他手頭又沒有夜明珠之類。便想到了這個辦法。
這其實是他小時候看過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位古人讀書認真。十分好學,可家裡太窮,點不起油燈,晚上沒法讀書。所以就想到了一個辦法,捕捉了數百螢火蟲置入囊中,做成了一個生物燈源。
這故事源自於一個成語,叫作“囊螢映雪”,捉螢火蟲成燈是囊螢;映雪則是另一個人的另一個故事,晚上利用雪地的反光來讀書。都是形容讀書刻苦勤奮,還有“鑿壁借光”之類。
尹治平現在的眼力不是普通人可比,並不需要數百螢火蟲來照得通明,只需要稍有些光線照亮,便可以藉此來看清字了,所以只是捉了十來只。這樣光線不會太亮,也不會惹人注意。
提著這囊螢,尹治平就近向一排書架照去。卻見書架上所存放的書籍依舊是佛經,雖然有許多珍本善本,但對於他來說,實是並無用處。快速地把有書架上的書目瀏覽一遍,他失望地發現,照樣全是佛經,沒有隻言片語是提及武功的。又小心地仔細察探一番有無密室,也沒有發現。
最後兩人無功地退出了藏經閣。
在藏經閣的樓頂上沉吟思索一番後,尹治平判斷出了方丈室的所在,又帶著李莫愁施展輕功趕了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