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第2/4 頁)
狹小的蝸居里面,華思源神情嚴肅,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一塊黑板和粉筆,還戴上了一副眼鏡,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老學究的樣子,為吳解講述推演之術。而吳解則拿了一塊玉簡,一邊聽講,一邊不時記錄,每當有什麼地方聽不懂或者不夠明白的,就舉手提問。
這場面,儼然是他們前世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的“課外輔導”,只不過吳解現在不用準備高考,華思源教他的也不是數理化abc,這就像晏嬰曾經說的,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縱然是同樣的場面,發生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事情。此刻的老師和學生,都是驚天動地的人物——呃,用“驚天動地”這個詞形容吳解尚可,形容華思源,卻是很有點貶低的感覺呢!
教了好一會兒,華思源放下粉筆,說:“差不多了,你回去好好複習和揣摩一番,什麼時候把這些完全掌握了,再來找我學下面的。”
吳解站起來,向他深深地鞠了個躬,收好東西,離開了這間位於聖皇陵底部的“教室”。
他回到青羊觀的精舍,先去閉關室看了一下,見尹霜的情況安好,點了點頭,便回到了臥室,坐在雲床上閉著眼睛,乍看上去似乎是在休息,其實除了一縷神念之外,幾乎所有的心神都已經沉入之中,藉助天書世界的力量,揣摩和掌握華思源教授的內容。
華思源所教的手段並非什麼無上大道,甚至不是真正的道法,而是一種“術”。它也不是什麼法術或者神通,嚴格地說,可以算是一種實用的方法論。透過一整套細緻的甚至可以說是繁瑣的方法,來分析自己的道路,再從所謂“道的基礎”中,推演出適合自己這條道路的功法。
說實話,華思源實在不是什麼好老師,他廢話很多,描述也不夠清晰,經常絮絮叨叨說半天,吳解還滿臉茫然。這個時候,他往往就會嘆息,有時候感嘆吳解沒有太上小弟機靈,有時候感嘆自己沒有太上小弟那份教徒弟的天賦……等等等等。
他嘴裡的“太上小弟”便是當今世上十大道祖之一,玉京派、墨霄派、玄壤山等道門宗派一致認可的道門開創者,。這位太上道祖原本只是個生於荒野的懵懂孩童,當年初成陽神的華思源覺得這孩子頗有天賦,便指點了他一番。誰想他不僅有天賦,而且天賦高得驚人,雖然進步的速度不快,卻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不斷前進。等到若干年後,竟然成為一代神君,更創造出了連華思源都的太上九轉妙法。
而華思源最佩服的,是他的兩樁本事。
第一,他很聰明,很有靈性,無論給他講什麼,他都能夠理解,而且完全不被華思源那糟糕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直指要義。在生活中,他更是處處都能見學問,事事都能見靈機,世上種種大道,在他面前簡直猶如透明的一般!所以雖然他修煉的資質不好,本身也沒有什麼奇緣和際遇,卻靠著自己的勤奮修煉,一直修煉到了神君境界,然後開創無為大道,成為一代道祖。
第二,他口才很好,更善於理解別人的想法,所以隻言片語就能將華思源覺得很難解釋的事情說得清清楚楚。當學生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也能夠很好地解疑答難,門下弟子從不會遇到迷惑不解的情況。所以才能夠在短短的六十萬年間教匯出上千名洞虛真君,其中不少傑出之士都已經快要到了不朽境界,如此成績,當真冠絕諸天,前無古人——估計也後無來者。
華思源編定四部正法的時候,就曾經找過幫忙。其中火部和雷部這兩部正法,幾乎就是華思源口述、太上神君整理;瘟部和鬥部這兩部正法,當時已經成了道祖的太上不好直接執筆,只能提供一些修改意見。
換句話說,鬥神四部等於就是華思源和太上聯手建立的組織,難怪太上道統幾乎斷絕的時候,華思源會拔劍而起,將神門九位新晉神君全部打落凡塵,斬去神念重歸世俗,令其轉世重修歸入道門。
這可真的不容易,甚至比將九位神君直接斬殺更難。而且華思源也為這事跟神門徹底翻了臉,脾氣火爆的唯我道祖甚至於差點震動天道,冒著身死道消的風險強行從合道狀態掙脫,來率領神門諸位神君來跟他決一死戰。
……這些事情都已經過去了,神門最終選擇了冷處理,默默吞下了九位神君損失的巨大苦果;而道門則小心翼翼地退守大荒,靜靜地****傷口,等待新一代成長起來,也等待那九位神君一一醒來。
他們都知道,等這九位神君歸於道門,便是道門和神門再次開戰的時候。只是誰也不知道,屆時的這一戰,究竟會是雙方試探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