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2/4 頁)
兄已然竭盡全力,想來宗華師伯也不會多加怪罪的。”
俞和揹著方家怡,就近找了一處還算乾燥整潔的地方,將她輕輕放下。伸手探了探方家怡的氣脈情形,沉思了好半響,才搖頭道:“方師妹中的這軟骨之毒,俞和是沒有能耐化解了。如今只有速速返回羅霄,請門中jīng于丹石的師長出手救治。”
說罷俞和就要重新背起方家怡,趕回揚州羅霄去。可方家怡卻忽然搖了搖頭,囁嚅著道:“俞師兄,師妹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師兄莫要笑話。”
“怎會笑話?”俞和輕輕一笑道,“師妹請說就是。”
“此處離我家鄉故土甚近,家儀求仙修道之後,數十年也未回來一看,我想求師兄帶我回去轉一轉,以慰藉思鄉之情。況且今rì夜黑,不宜趕路,你我待明rì天光一亮,再啟程返回揚州可好?”
俞和搖了搖頭道:“我只怕師妹中的這毒,卻未必能耽擱。”
“無妨,我能察覺此毒並不蝕入骨髓,真元執行之下,或許就漸漸散了。師妹這樁心願,還盼師兄成全。”方家怡怔怔的望著俞和,一雙妙目中滿是期盼之sè。
俞和被她望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把頭一低,卻剛好看見方家怡那隻剩半幅的衣裙下,露出渾如玉石雕砌般的一截粉腿,他臉上發燙,忙再移開視線,口中應道:“那就依著師妹吧,明rì一早再回羅霄。”
方家怡自然窺見了俞和的神sè變化,她眼睛轉了轉,含羞一笑道:“家儀多謝師兄。”
文後語:最近工作比較忙,這卷也很難寫,所以時常斷更,各位海涵。沫繁會盡量把章節寫長一些。
第二百零五章臨雲海,敘往事
俞和從玉牌中取出了幾條換洗的衣帶,將方家怡妥貼的縛在背後。他貼上了斂息符,也不敢御劍而行,就展開陸地神行身法,穿山越林而去。
之前的五陽震雷子委實聲勢浩大。俞和兩人離開地壇寺之後,又過了約莫一個來時辰,接連有好幾路附近門派的修士前來查探。不過這地壇寺中已被俞和動過手腳,化去了那些屍首,只餘下滿地亂石焦木和一大灘血水,尋常修士倒也看不出什麼端倪來。
方家怡幼年時生活的白熊嶺方家溝,就在左芒山東南二百里。可惜等俞和揹著方家怡到了這山坳前,才發現這裡聚居的人們早已不知遷徙去了何處。如今山坳中只剩下一片空空蕩蕩的木屋,幾口老井早就乾涸了,附近的果樹只剩下半截木墩,田地裡也長滿了齊腰高的荒草。
俞和圍著方家溝轉了一圈,發現這裡的人們倒不像是因為災禍或者戰亂而背井離鄉的。似乎是由於原本穿過山坳的一條小河改了道,結果附近水源rì漸貧瘠,土地出產不豐,於是人們就把細軟傢什都歸整好,趕起一隊車馬,去找那水土豐饒之地重建家園了。
這裡的人似乎已經離開了很長一段時間,地上的車轍全被雨水泥石抹平,也看不出去向何方。方家儀指點方向,讓俞和在她曾經住過的屋子裡外走了一回,多愁善感的女兒家憶起往事種種,自然忍不住潸然淚下。俞和無耐,只得連聲安慰。
“俞師兄,此處再向東一百多里,便是終南山的地界。那裡有一座很高的山崖,本來名叫甘湫峰,但因為山下有杜鵑成林,到三四月花開時,從山崖上俯瞰去,好似一匹錦繡紅霞綿延不絕。而這山崖又是極高,從底到頂足有六百多丈,山巔常浮於雲海之上,故而終南山中的人都叫它赤霞雲頂。我在終南道宗修行時,最喜歡去那崖頂上守望rì出,俞師兄你帶我去赤霞雲頂上,再看一回雲海朝陽可好?”
俞和點了點頭道:“雲海遼遠,旭rì朗朗,師妹去看看那開闊的景sè,當會心情好些。”
說罷他將一道神行符拍在腿上,提氣騰身,朝東面的群山掠去。
雨後泥濘,夜裡山道難行,可這卻阻不了俞和。一個多時辰之後,他便揹著方家怡爬上了這座赤霞雲頂。這山崖果真是穿出了雲層,頂巔上樹木稀疏,面朝東方的崖邊,有一株蜿蜒遒勁的老松樹,展開一片枝葉如華蓋,樹下有幾方青石,石上依稀刻著些淺淺的字跡。
一路上方家怡都在默運玄功排毒,這時俞和將布帶鬆開,她已經能勉強邁步行走。俞和攙著方師妹,坐到了老松樹下的青石上,又從玉牌中取了一件青布大氅,給方家怡披在了身上。
夜涼如水,璀璨的星河橫亙在天穹上,清冷的月光給著山崖披上了一層銀紗,面前的雲海直達天際盡頭,極遠處還隱約有雷光浮現。方家怡伸手摩挲著青石上的刻字,口中幽幽一嘆,沉默了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