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2/4 頁)
一看,面前站的是一個面相頗為年輕的佩劍修士。不過這年輕人一身衣冠甚是華貴,那一襲法袍用的是上好的靛藍雲紋錦緞布料,腰間懸著一片羊脂玉牌,頭上的翡翠髮簪通體碧翠欲滴,腰間那口長劍更是鑲嵌著七星七寶,劍柄末端安著一顆渾圓的祖母綠寶石,足能有龍眼般大。
虎伏鑄劍莊常與九州道門修士往來,這守門的漢子也是眼亮的緊。單看這年輕修士的一身行頭,就知道這人必定是某家仙宗大派的弟子,再看這隨身佩劍的奢華樣式,恐怕這人還不是什麼尋常的道門弟子,他必定是一位身份超卓的真傳弟子。
於是兩個守門大漢不敢唐突,連忙打起十二分精神,站直了身子,挺起了胸膛,雙手攏著齊眉銅棍,當胸抱拳一禮,恭恭敬敬的高聲唱道:“這位仙長請了!”
兩人沒聽清楚俞和方才自報山門,但這時也不好失禮再問,看這年輕修士手執拜帖,那想必是前來拜會莊中當家人。於是其中一位大漢躬身上前,小心翼翼的從俞和手中接過拜帖,但他落眼一看,這漢子臉上的神色卻登時變了。
他眉頭一皺,那副謙卑恭順的神情剎那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好似變臉戲般的,換上了一副厭煩的神色,把背脊一直,沉聲道:“羅霄劍門?”
俞和看這守門漢子神色驟變,心中不知究竟,笑著應道:“正是,羅霄俞和奉命前來求見雷溪大當家。”
後面那漢子也聽清了俞和的話,他一聽俞和報出“羅霄”兩字,頓時也換上了一副倨傲的神情,兩個漢子撇了撇嘴,當先那人好似捏著一張草紙般,兩指拈著俞和的拜帖,頭也不回的朝莊中走去。後面那漢子橫了俞和一眼道:“你在這兒等著吧!”
說罷兩人推開側門,走進了莊子,那扇木門在俞和麵前重重的合攏。只留下門邊左右那一對身高丈五的烏沉鐵獅子,朝俞和怒目而視。
俞和苦笑了幾聲,嘆了口氣。他心中忖道:連這虎伏鑄劍莊的守門人,都對羅霄劍門甚不待見,由此可知那大當家的雷溪老人,只怕更不會給自己有什麼好臉色看。敢情這一趟差事,果然是大師兄有意讓自己出來吃吃苦頭。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俞和也不多想,在門邊一站,靜等那守門大漢通報回來。
可他這一站,便足足過了能有一個多時辰。好不容易又聽得側門一響,卻不是那兩個守門漢子,而是位一手挽竹籃一手執木杖的老嫗,顫巍巍的跨出門來。這老太太驚覺門口有人,抬頭一望,見俞和正含笑看著她,便開口問道:“你是何人,為何站在這裡?”
“晚生是來拜見雷溪大當家的,方才有兩位大哥替我進去通傳,可卻久未返回,故而我只得在此等候。”
這老嫗一皺眉,轉頭朝門裡看了看,她忽然扯著嗓子,用俞和聽不懂的俚語喊了幾聲。俞和聽門裡有人大步奔來,方才那兩位守門大漢的其中一人探出半邊身子,看了看俞和,皺眉道:“你怎的還沒走?”
俞和有些詫異,上前拱手問道:“這位大哥,雷溪大當家可有閒暇?”
“沒有,沒有!”那大漢好像轟乞丐一般的,對俞和連連甩手道:“我家莊主正忙,這幾日不會見你!”
說罷這大漢將老嫗攙回了莊院中,轉身就要合攏木門,可俞和急踏上一步,追問道:“在下奉師門之命,實有要事與雷溪大當家當面稟報,還請大哥幫我通傳一下,可好?”
“你這人忒地難纏!說了莊主正忙,不會見你。”那大漢一臉厭惡的表情,看也不願看俞和。
俞和依舊不死心的道:“那敢問貴莊莊主何時能有閒暇,在下可在此等候。”
大漢冷冷一笑道:“短則兩月,長則百天,你要等就等,與我無關!”
說罷這漢子居然提起手邊的齊眉銅棍,朝俞和胸口捅來,似要把俞和從門邊逐走。
俞和幼年時流落塵世,見慣了這等惡奴嘴臉,但他自打做了左真觀的道童之後,哪裡再受過如此冷遇?俞和臉色一沉,目中寒光暴閃,就要怒氣發作,可他手還未抬起,又猛想起大師兄夏侯滄的那番囑託。俞和心知,這時若不忍氣吞聲,要是逞一時之快教訓了這惡奴,等見到雷溪老人時,再想要討回法劍,只怕會是難上加難。
於是俞和一咬牙,在袖中捏緊了拳頭,強按下了心頭火氣,側身退步,避過了那分心搗來的銅棍。可這守門大漢啐了一口,趁機撤回了棍子,將大門重重的砸攏,落下門閂,只聽得門後有人斥罵道:“又是羅霄劍門的人,三番五次跑到我鑄劍莊門口來糾纏不休,我倒看你能等得了幾日!”
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