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4/4 頁)
板樓梯,便到了這竹樓的上層。方才從外面可以看見,竹樓上層靠裡的那一側,有道小小的藤橋,與十餘丈外的另一座竹樓相聯。可俞和在上層卻看不到藤橋的入口,因為這層中間有道細細的竹簾垂下,將整層樓一分為二。從竹簾這邊去看,只能朦朧的窺見有個雲裳女子坐在竹簾後面,膝前擺著香臺茶盞和一架純白sè的瑤琴。
“小女子廣芸,兩位道友自九州遠道而來,可是為了求藥?”
“確是如此,還望廣芸大家不吝。”雲峰真人拱手一揖。
“恆鼎園雖有些靈草,卻是座樂坊,往來皆是雅士。道友既能識得廣芸拙作,定然深諳書畫之道,廣芸最喜結交同好,不知道友可願將道號賜下?”
“在下雲峰子,同行的這位名喚俞和,是在下的學生。雲峰於書畫之道也只是粗通而已,不敢在廣芸大家面前獻醜。”
雲峰真人一番話說得極為客氣,可竹簾後的廣芸大家不以為然,出聲又問道:“雲峰道友,我且問你,樓下八幅書畫之中,你最喜哪一幅?”
雲峰真人聞言一愣,細想了好一會兒,才答道:“居中的一篇手抄古本黃庭經全文,書藏有畫,端是筆法玄妙。不過在下卻更喜那幅塵世眾生圖。”
“哦?願聞其詳。”
雲峰真人知道這是廣芸大家有心考較,若答不出彩,只怕求藥之事難成,當下一抱拳道:“書畫一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下僅述一己之念,若有何偏頗,還望廣芸大家恕罪則個。”
“雲峰道友言過了,廣芸既有此問,自盼一聽雲峰道友高見。”
“那黃庭經本是我道門洞玄真經,乃是上清經典,浩浩妙妙,不可疏讀。然大家卻將樂舞之形含在其中,真經嚴莊而舞態浮華,此不相合。既令黃庭真經失了道家法度,又令舞態不能盡展旖旎,甚是可惜。通觀全幅,除筆法深湛之外,其意混淆,匠氣太重,因而甚憾。雲峰斗膽一言,若將其中舞態換作撫琴之形,必成臻品。再觀塵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