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可延展到深處卻是青竹般的堅韌挺拔,質樸的氣息中,流露著大智慧和大執念。
“果然資質不錯。”雲峰真人的目光在俞和周身一繞,略略點頭。
“俞和,且速速拜見雲峰師弟,自此之後,他便是你授業恩師。”
俞和恭恭敬敬的跪在蒲團上,深深拜禮三次,這便算是拜師之禮成了,“徒兒俞和,今後願隨侍師尊左右,唯恐愚鈍,望尊師不吝責教。”
“起來吧,為師那藏經院,倒是個清淨修行的妙處,且有經卷一萬六千,儘可任你研讀,只是生活樸素,你莫要不習慣。”
“弟子不敢貪戀浮華,願一心問道。”俞和應道。
雲峰真人眼神微轉,忽地皺了皺眉頭,面上露出少許難sè。一旁宗華真人見狀,心中瞭然,朗聲笑道:“雲峰師弟可是聞為兄喚得倉促,未帶見面禮來?這倒可省了,為兄已經將早年手製的法劍一柄贈予俞和,想來以俞和的資質,當可相配。”
雲峰真人展顏一笑,拱手道:“還是師兄道心玲瓏,想得周全,不然我這下便要在弟子面前難堪了。”
“俞和此子早年通讀道藏,亦經高人點撥,我觀他一身氣機,雖尚未練氣是後天之屬,但隱隱已有道意生化,再加師弟雕琢,已是必成大器之象,我看師弟那藏經院外法偏殿,尚缺一執事弟子,不如便由俞和出任,只是俞和入門時間尚淺,rì常修行供給,暫按尋常入室弟子配發,不知雲峰師弟意下如何?”
雲峰真人聞言微驚,這新入門的弟子,築基功夫都尚未修煉,便委派其執掌一殿,雖是偏殿,卻也未免過於唐突。依著慣例,尋常弟子皆須入門十數年後,本身修行有成,聲望漸隆,又對門派頗有貢獻,方會升任執事。
可雲峰真人轉念又一想,宗華師兄一向所言所行皆有深意,在門派中可謂威信深重,言出法隨莫敢不從,斷然不是個草率之人,他既提出此意,必有其因由。
於是雲峰真人也不多問,點點頭道:“便遵師兄法旨,今後藏經院外法殿就由俞和執事吧。”
“如此這般,為兄便把俞和交託給師弟了。”
“那師弟我這就帶俞和前去藏經院安頓,先行告退。”雲峰真人站起身來,二人拱手為禮,“俞和,隨我去藏經院吧。”
說著袍袖一擺,飄然跨步而去,俞和趕忙從蒲團上站起,朝宗華真人一揖,倒退出去,輕輕合上殿門,轉身追向雲峰真人。
“俞和師弟!”方走了幾步,鄧曉忽地從一側的花叢中閃出,“雲峰師伯來了的話,你肯定是加入了藏經院,師姐我也在藏經院修行哦,今後可以照拂你一二。”
“鄧曉師姐,我的確是拜在雲峰師尊座下,暫任藏經院外法偏殿的執事弟子。”雲峰真人身材高挑,步子極大,幾步間便行得遠了,俞和一邊同鄧曉說話,一邊加緊腳步,唯恐落下。
“什麼?外法殿執事弟子?”鄧曉瞪大了眼睛,捂著嘴巴,不敢相信的看著俞和,“你…你,你剛入門就成了偏殿執事弟子?”
俞和看著表情誇張的鄧曉,不知所措的伸手撓了撓頭髮。
鄧曉的眼睛上上下下的在俞和身上來回掃視,彷彿要硬生生的找出些許特異之處,看著看著,神情間隱隱流露出一絲異sè。突然也不言語,身形一晃,便消失在迴廊彼端。
第四章掌偏殿,得道訣
藏經院建的與其他道院不同,並沒有雄偉的殿宇,而是一片書樓圍接而成院落。主殿為藏經樓,存放了三洞四輔的本文類經卷。偏殿共有六座:論劍殿主要存放本門劍修心訣和各種劍術;符籙殿存放了各種符籙原文;玉訣殿存放了道經的註解和疏義;威儀殿存放了記錄各種齋醮儀式和制度、設壇祭煉方法的道書;記傳殿存放了各種傳記、碑銘和山河志;外法殿存放的是各種外丹提煉、五行變化和術數的道書。
主殿和六偏殿外,是一圈青石書樓,既供弟子閉關研讀經卷之用,也做藏經院的圍牆。
藏經院的zhōngyāng,主殿大門外的圓形石坪上,也放置著一尊高大的七層赤銅八角香爐,只是比清微殿門口那尊,要稍小一圈,香爐內填著特殊的靈草,點燃後散出的香氣,即可清心寧神,也可驅蟲除溼。
俞和追著雲峰真人,也不去主殿,徑直走到外法殿門口。
輕輕推開木質的殿門,看殿內的擺設,與其說是殿宇,卻更像是書屋。迎面的牆上依舊高懸三清祖師的繡像,下面擺著供桌,樑上懸著靈燈,左右側皆是高大的竹木書架,卻只有左側的第一排書架上,放著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