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牙齒或指甲一般。
漫天的竹葉與塵埃紛紛落下,俞和就地盤膝而坐,輕吐濁氣,一道真氣散於周身經絡,再一吸,則又從周身經絡流出,歸於丹田。閉目內視,只見丹田中一團霞光氤氳,隱隱有玉sè,直yù化成真元玉液。
俞和默運大周天,漸由忘息而入閉息,渾身毛孔張開,神念四散遊離,便覺得天地萬物且有真炁可採,座下的山峰一脈厚重的土炁,膝前長劍一道銳利的金炁,左近的小溪一抹恬淡的水炁,周遭的竹林一團蓬勃的木炁,天際的太陽傳來絲絲真陽火炁,一股一股的周天真元炁納入身體,循著諸脈匯入丹田。
七十二大周天行畢,俞和張口吐出一道遠及丈許的白氣,收功站起,拍打了幾下衣衫,抖落的浮塵和落葉,用劍鞘挑著喝空的青皮酒葫蘆,搖搖晃晃的朝東峰行去。
這些rì子來,俞和的生活便是每天修行練劍,自覺進境很快,他當然知道,還是同那六角經臺的妙處有關。
自從雲峰真人傳了俞和劍九法之後,俞和便又在每天晚上入定後,看見少年練劍的幻景,只是這一次,那少年不再翻來覆去的重複運使迴風劍法,而是照著劍九法所述,將刺、劈、點、撩、抹、穿、挑、絞、掃九個動作不斷的演練,那每一劍揮出的軌跡,都說不出的玄奧,似乎這劍,若不是那般揮動,只要稍微差了分毫,就顯得很有些不對勁。
自然而然的,俞和揮劍的姿勢,便漸漸同那少年一般無二。而這劍九法,竟然幾rì間便練成了,一縷神念附在劍器上,長劍自然而然的隨心隨yù。俞和曾在山中試劍,運足真力朝一面山岩刺去,長劍入石可近二尺,抽劍揮劈,每一道劍痕都有寸多深,而且長劍分毫不損。
轉回頭再試迴風劍法,那劍刃彷彿可以從風中找到一絲空隙切進去似地,輕輕一攪,便有道道氣流隨劍而動。
之後俞和便找到了新的樂趣,他每天上午都會在論劍殿研讀各式各樣的劍譜,除了那些需要虛空御劍才能施展的高深劍法之外,幾乎所有的劍譜都被俞和通讀了一遍,每每看到令自己心念一動的招式,便記下來。吃過午飯之後,就到東峰山中覓地演練不輟。他倒也不拘泥良莠,也不講究什麼劍勢異同,往往一通揮舞下來,把許多劍譜中的零散招式湊到一起,有的招式大開大合,有的招式綿密小巧,這些招式之間接得上的,便一路使下去;接不上的,隨手胡亂一轉折,便自顧繼續舞劍,隨心隨xìng,只要覺得自然而然,便可施展。
起初論劍殿的五個弟子,都神情怪異的看著俞和一目十行的翻閱劍譜,偶爾還會露出些譏諷的表情來,到後來也就慣了,沒誰在理會他。
有時俞和會在論劍殿撞見鳴劍真人,他也就笑笑,拱手一禮,便又繼續看書,幾次之後,鳴劍真人看到俞和,倒也會露出一絲笑容,點點頭算是回禮。
甚至有一次,俞和看得起勁,全然不知道鳴劍真人就站在自己身後,剛他看完了一本劍譜,準備去找下一本的時候,背後鳴劍真人突然出聲道:“你可去看看西邊第九排書架,有幾冊劍經與你剛才讀的那冊同出一源,可以借鑑。”
俞和聽到背後忽然有人說話,連忙轉頭,見是鳴劍真人,慌忙施禮,只是鳴劍真人也沒再說什麼,略略一點頭,便走開了。
漸漸的,俞和看過的劍譜越來越多,他也就越來越嚮往那種元神虛空御劍的境界。只是他真氣雖然雄渾,但是浸yín劍道的時rì實在太短,心神與劍器的契合合尚粗淺得很,還沒能夠將劍xìng攝入心xìng,劍器離手後,純靠真氣束縛,cāo作起來無比艱澀,飛刺出大約三四尺遠的距離,便會失控墜地。
看著論劍殿中,一排一排講元神御劍術的劍譜劍經,俞和心中著實難耐,尤其是想到主殿後苑的那劍痕石,不免心馳神往。
於是打坐運功也不敢落下,rìrì勤勉,總是將長劍放在膝上入定,對著劍器吐納運功,以期收攝劍xìng,十餘天下來,倒也查覺自己xìng光之中,隱隱然帶上了些許鋒銳之意。凝神於長劍上,可激得劍身在劍鞘中錚錚作響。
每隔一rì,俞和便興沖沖的與陸曉溪說起自己的進境,可陸曉溪忙著培育靈果,倒也並不十分在意,只是寥寥的鼓舞讚歎幾句。
一個月前,陸曉溪說她終於湊齊了靈果,百般懇求之下,有一位師兄慷慨的與她交換了一朵胭脂蓮,是煉製駐顏靈丹的主藥。陸曉溪將這胭脂蓮細細用紅綢包好,作為壽禮呈給了師祖,雖然實在不是什麼珍稀之物,不過師祖念及陸曉溪的一片心意,這禮物在女修士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