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2/4 頁)
宗巨掣衛行戈與劍修大宗師羅修上人,這四位頂尖高手一齊現身,登時讓守護落雁口雄關的道魔兩宗修士與兵將們氣勢大振。
大將軍周老三親自操錘,將城頭戰鼓擂得震天響。兵卒們承了孟坤大執事的一道“普天甘霖咒”,渾身皮肉傷創盡愈,氣力使也使不盡。受那雄渾的鼓聲一催,弓兵們揚臂拉弦,成片的箭矢呼嘯而出;刀斧兵們甩動膀子,抱起大號兒的礌石、生鐵雷滾子、還有成桶的火油,雨點般的向城牆下面砸去。
看那從城牆根向外五十步地界,赤胡騎兵們腳下踩著熊熊火海,頭頂上更有各式各樣斷人性命的玩意兒肆意橫飛。衝在最前列的那一排重甲巨獸騎兵,其中終於有人撐不住了,只要他們的盾牌被打得脫了手,光憑滿身鐵甲很難護得住性命周全,遭那些沉重的礌石和生鐵雷滾子劈頭蓋臉的一砸,這重甲騎兵整個就好似一隻被敲爛的破鐵桶,連人帶坐騎栽倒在地,再到火油裡面一滾,被烈焰粘上了身,不多久便血肉盡焚,一命嗚呼。
不過那些隨赤胡大軍而來的蠻夷奇人異士們,亦深諳爭戰攻守之術,懂得這兩軍之間微妙的氣勢抑揚變化,將給一場戰役的勝負傷亡帶來的巨大影響。高塔督戰車停在距離落雁口城牆六百多步之外,上面傳來的鼓聲也是越發急促,像是在與大雍守軍的戰鼓聲隔空鬥法。
隱約約望見那戰車高臺之上,有幾名身披鑲金邊白袍,頭戴荊棘環的男子雙膝跪倒,他們一會兒高舉雙手朝天禱告,一會兒屈體匍匐下去,用手掌使力拍打著木板,似乎是在作什麼祭神的法事。隨著這幾個男子的古怪舉動,許多重傷垂死的赤胡騎兵重新爬了起來,拾起武器,再次加入了攻打城牆的人潮。而其餘赤胡騎兵們則變得不再畏懼傷痛,他們的戰馬也不再畏懼火焰,後人踏著前人屍體鋪成的路,朝著落雁口雄關搏命衝鋒。
那鐵頭攻城錘和其餘攻城器械正一點一點的逼近城牆,眼看還有數十步之遙,機關雲梯頂端的勾爪,就要搭到城牆上來。一旦讓赤胡兵卒順著雲梯衝上城牆,那落雁口的機弩和弓兵們就再沒了效用,只有靠城頭上的刀斧手與敵人近身肉搏,慘烈廝殺。
凡是有守城經驗的老兵都知道,若是真被赤胡蠻子攻上了城牆,那這場仗就算是輸了一半。即使讓城牆後面的騎兵衝出去拼死砍殺,最後能不能力挽狂瀾,委實只有五五之數。
城頭上兵卒們忙忙碌碌,個個奮勇殺敵。一眾修士隨著三大高手去鬥赤胡奇人,唯一與這場血戰格格不入的,便只有安然閉目坐在木輪椅上的羅修上人,和盤膝坐在他身後的俞和。
自打遙空飛出一劍,把那頭域外飛天巨獸斬傷之後,羅修上人似乎便對那些赤胡異士失去了興趣。他坐在木輪椅上一動不動,偶爾掀起眼皮,也只去看看程倫那一雙銅皮鐵骨的伏魔法屍,到底是有何等身手。
俞和手掐子午訣,正在凝神運氣。雖然他方才看似身負重傷而歸,但此時那一身氣勢竟是在節節攀升,衣袍鼓脹如球,有層層疊疊的霞光雲氣自虛無中來,繞著他的身子盤旋不散。
城頭上的大雍兵卒們,對這一老一少兩人充滿深深的敬畏。無論是俞和在赤胡陣中大展神威,殺人猶如伐木砍柴;還是羅修上人自天外飛來一劍,將那頭龐然兇獸劈得血灑長空;在凡俗兵卒們眼中,這都是不折不扣的神蹟。尤其是俞和方才隻身獨擋域外巨獸,讓落雁口免遭火焚,那更是義薄雲天的俠義壯舉。
故而,儘管此時兩軍激戰如火如荼,可城頭上也絕沒有人敢衝撞他們兩位。甚至守城將官還有意在這段城牆上佈置了雙倍的兵力,兵卒們舉盾為牆,生怕胡夷蠻子亂射的流矢,會驚擾到這兩位仙師高人。
這時的俞和,根本顧不得外面戰火紛飛,他識海中已是風雲激盪,雷霆瀰漫,整個念視內境直欲破碎。
一片萬頃血海滾滾如沸,掀起千丈怒濤。層層血浪下面,九色奇劍震顫不休,發出龍吟虎嘯一般的鳴響。猩紅的血水不斷的沖刷著這口劍,劍刃上的寒光越來越冷冽,劍身透出的戾煞氣機也越來越盛。這九色奇劍好像隨時都會衝出血海,將念視內境劈得粉碎,使一切重歸混沌。
可偏偏有一道赤金色的佛光鎮壓在血海之上,定住了九色奇劍,令其不得出世發威。從血浪狂瀾中,生出無數暗紅色的藤蔓,朝那道佛光捆縛過去,但這些藤蔓一觸到佛光之上,頓時就被琉璃色的佛火寶焰燒化。
那些血藤生生不息,燒也燒不盡。但赤金佛光卻好像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與血藤糾纏了一會兒,眼見黯淡了許多。九色奇劍劍鋒指天,它只待佛光一泯,就要衝天而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