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最開心的不是退役士兵,而是十個“新兵蛋子”。然後,李爾幾句話便打消了他們的所有希冀:“想體驗一下戰爭的滋味?再訓練一年,達到他們的平均水平就可以了。”
“是,長官。”回答很整齊,卻有氣無力。
“你們是娘們嗎?兩年。”李爾眼中的鄙夷更加明顯。
“是,長官!”他們下意識地喊道,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
“果然是娘們,三年。”李爾輕飄飄地扔下一句話,轉身走了,留下十個面面相覷的傢伙。他們愣了好久,才明白中了李爾的語言陷阱,乖乖承認自己是娘們了,頓時無比懊喪。
蒂諾佐決策層的嘴巴很嚴,此時家族士兵尚不知道家族從未考慮過讓他們上戰場。他們被退役士兵激起的熱血,這輩子都不可能在戰場上使出來。李爾之所以帶他們來訓練基地,只有一個目的:讓他們接受新身份。而在退役士兵的影響下,看來是成功了。
又邁出一步,剩下的就看員工了。如果他們發揮出自己的價值,所有問題都將不在話下。只是,該死的歷史改變了……李爾突然意識到,要搶在更大的改變發生之前,加快自己的步伐。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第一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
第二天,I派了三個據說是很厲害的人過來專門教導底火公司的員工。
此時,中東的火藥味越來越濃,媒體的報道悄然轉向,繼續報道共和黨和民主黨以及FBI的糾紛之時,同時開始報道中東的新聞,為以色列造勢。連媒體都轉移了視線,可見留給底火公司的時間以及不多了。
伯納德·約翰遜給出一個確切時間:最快一個星期,最遲十天。
也就是說,戰爭打響之前,底火公司的員工必須完成間諜培訓,除去準備的時間,最多隻剩下五天。五天內把人培訓成合格的間諜,根本是痴人說夢話,所以,I來的人縮減了訓練專案,著重教導他們如何獲取情報。至於情報分析,不管有用沒用的一律交給面的人,交由I負責處理。
不得不說,專業與業餘的差別非常巨大。李爾從王彼得處獲取培訓的方式後,感慨連連。
底火公司的成立,算是徹底賺了。且不說拉攏了那些將軍和政客,只憑I在間諜方面的訓練課程,便是價值連城。
時間很緊,一百個人同時培訓,最後,I的人只挑中了僅僅十二個人,重點培訓這十二人。
而在輿論,總統尼克松抓住難得的機會,極力把民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一觸即發的中東戰爭。效果很不錯,不是因為尼克松大力宣傳以色列的必要性,而是高層因為政治鬥爭在對待戰爭互相爭吵,被一家媒體報道出來後,專注於水門事件及其後續的民眾發現另一件有趣的事,多少轉移了些許視線。
繼《華盛頓郵報》報道了水門事件、《紐約時報》報道了深喉的真實身份之後,好像一夜之間,美國的媒體變得大膽起來,不怕惹官司,只怕挖不到大新聞。其結果,必然是亂加亂,該少的一點也沒少,反而多了很多不該的東西。
——總統如今依舊深陷水門,FBI依舊看似風雨飄搖,民主黨依舊不被信任。
李爾頗感哭笑不得,暗歎一聲:“這蝴蝶效應,夠大的。”他不曾瞭解過第四次中東戰爭,只大概知道戰爭發生的時間,否則一定會更為感慨:這蝴蝶翅膀一扇,颶風竟從美國刮到了蘇聯。
明明原來的時空中蘇聯在前期並不看重這場戰爭,怎麼突然間變得如此熱衷了呢?其中的聯絡性,足以讓李爾想破腦袋。萬幸他“前世”不是軍事迷,更沒查詢過相關資料,才免去了思考的痛苦。
但不管如何,得到許多阿拉伯國家支援的埃及和敘利亞,如今又獲得蘇聯的武器支援,至少在武力不下於美國及其盟支援的以色列。這場戰爭,絕對會打得異常慘烈。
第五天。
在許多人焦急的等待中,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已經在邊境佈置好兵力,而底火公司的員工必須出發了。王彼得是教官不是司令官,這一百退役士兵中李爾一開始也只認識王彼得,自然不肯讓王彼得離開,所以,經由雙方商討,這次出動由I的人帶隊。為此,這個I的人辭去公職,加入底火公司,成為底火公司的臨時員工。
那個和底火籤訂合約的軍火公司名為“卡帕-萊特公司”,莫說李爾,就連王彼得都沒聽說過這個公司。奇怪的是,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拿出來的全是好貨。以李爾非軍事迷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