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雅容無言,這不是要養出個瞎子和聾子來嘛,也不知道這些在閨中單單純純的小姑娘以後是怎麼成為那些宅鬥高手的。
王明易回來後除了給雅容帶來最初的一點點波動以外,此後再沒什麼事發生,於王府也是這樣,因為他回來是參加府試的,所以高氏下了命令,無事不能去打擾二少爺,所以就連王明禮也不是經常去找他,反而是經常到了雅容這裡來,說一些二哥哥好忙之類的話,然後就是騙茶喝。
雅容從林穎那裡得來的一點點龍井,大多都進了這小子的肚子裡,讓雅容後悔和心痛不已,早知道當初就不要泡第一杯給這小子了。
雅容的伙食也是那麼一層不變,直到有一天,突然多了一份地三鮮,雅容這才知道,朝廷終於開始開倉派糧食了,而這個時候也已經是九月入秋了,王明易已經下場去參加府試去了。
五十五 菩薩真靈
遼東地區從大周宣平帝十九年開始就沒下過雨,算起來已經整整近十一個月了,朝廷的賑災終於姍姍來遲,不知餓死了多少貧苦百姓和寒門學子,但是這些餓死的人依舊無人問津。
好在只旱了一年就來了救命的糧食,沒有出現說書人嘴裡三年大旱,人吃人的恐怖場景,頂多是糧食貴一些,有錢人家不擔心,沒錢人家賣兒賣女,最後撐不下去才是餓死這麼一條路。
王府在這場饑荒中也只能是苦苦支撐,僅有的一兩個莊子糧食收不上來,大部分的吃食都得用銀子買,不光如此,王家還得養著一幫子下人和莊子上的人,所以這次王家算是大傷元氣,等朝廷的糧食下來後,市面上的糧食價格下降了許多,王家才算是輕輕的緩了口氣。
不過王家上下不管是主子還是下人,都整整瘦了一圈,當然,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回鄉參加府試的王明易,高氏交代過,一切都緊著王明易先來,所以連雅容花錢也沒能再繼續享受廚房的小灶了,也跟著很是餓了一圈。
九月,王明易帶著全家的目光走進考場,整整三日後才暈暈乎乎從考場裡面走出來,原本就白皙的小臉顯得更白了,不過好在眼睛是亮的,嘴角還帶著笑意,一直等著他出來的貼身小廝文墨的心也跟著放落了下來。
“二少爺,您辛苦了,餓了吧,馬車上備了點心,你趕緊上車去歇歇,喝口熱茶,用點點心吧。”文墨結果他手中的藤籃。
王明易疲倦的點了點頭,然後由著文墨攙扶著上了馬車,一進去就靠著車壁坐了,閉上眼,做個深呼吸,然後抓起小桌上的熱茶給自己倒了一杯,暖暖的茶讓他的身體回暖了許多,他的思緒立馬飄到了前幾日的考場中。
雖說使了銀子得了個不錯的地方,未受什麼罪,但是這三日真是難受極了,不光整日都被關在那個小隔間裡,連出恭也在那裡,他生**潔,差點就忍不住了,好在他將心思回到了考卷上,這才好些,這次的府試他半點也不擔心。
從京城回來前,夫子給他壓了幾個題,中了三個,這已經是極幸運的了,他就算成績不會靠前,也一定不會排在末尾,想起外祖家和自己家,他捏了捏拳頭,上京以後才是他生活的地方。
回到王府高氏拉著王明易免不了又是一番唏噓和心疼,連連吩咐汪氏給王明易做些好的補身子,汪氏暗中撇嘴。
補身子?說得好聽,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王家的好東西不都進了二房這小子的嘴裡了,還要補什麼補。
埋怨歸埋怨,汪氏不敢回嘴,睡覺自家沒有個去考功名的兒子呢,想起這個,汪氏又是一陣氣悶。
王明易自然看出了汪氏的不滿,親自站了起來,給汪氏行禮,道:“侄兒這些日子在家,讓大伯母操心了,侄兒多謝大伯母。”
汪氏被臊得滿臉通紅,像是被揭穿了心事一般,努力擺出慈愛的微笑,“什麼操心不操心的,你就跟我親生的兒子一般,看著你有出息,大伯母心裡也是高興得不行,謝不謝的可不能再說了,和大伯母這般生分,大伯母可是要惱的。”
王明易這才笑著說不敢,三人說了一會兒話後,高氏才打發了王明易回去休息,汪氏呢則趕緊去張羅給王明易補身子的湯水,不過心裡卻思量開了,也要找個兒子來給自己弄副誥命來。
雅容對於王明易考試的事情只是聽聽就算了,她不怎麼相信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能一下子就考中府試,雖然王明易看著是蠻聰明的,但是據說有人考了一輩子的秀才都沒考上呢,不過想著若是王明易中了秀才,那二房也跟著沾光,所以也在心裡跟菩薩隨口禱告了一聲,希望他能中。
也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