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職,不想卻叫雅容給攪黃了,這丫頭怎麼不按著她的想法走呢!
最後是三房的雅熙和明誠,兩個小人正要往前走,突然門口響起了丫鬟的喊聲:“老太太,老太太……”
打斷了拜壽,高氏不悅的皺起了眉頭,汪氏覺得她管著的下人這般沒規矩,簡直是丟了她的臉,呵斥道:“慌慌張張的做什麼,沒有半點規矩,趙嬤嬤,還不趕緊把人拉出去。”
趙嬤嬤是上次陪著雅容出去的那個趙嬤嬤,只聽她應了一聲就要去拉那丫鬟,丫鬟身子抖了一下,要是就這麼被拉下去,等著她的定是一頓板子,就是今日老太太的壽禮不能打,明日她也逃不過,於是趕緊跪了下來。
“都是奴婢不好,只不過是二爺送了禮回來,奴婢一時心急,這才忘了規矩。”
她後面的話已經沒有人聽了,高氏更是站了起來,急忙問道:“你說什麼,二爺,二爺送了什麼回來。”
趙嬤嬤看了那丫鬟一眼,捕捉痕跡的退了下去,丫鬟見狀鬆了一口氣,對高氏的問話也鎮定多了。
“回老太太的話,是遠在錦州的二爺送了壽禮回來,此時馬車正在二門等著呢,您看該怎麼辦。”
壽宴(三)
聽說是二兒子千里迢迢給自己送了手裡過來,高氏哪裡還坐得住,連聲叫人趕緊帶進來,高氏身邊的吳媽應了,然後給那丫鬟使了個眼色,兩人退了出去。
高氏只得坐著等待,下面的人表情各異,不過誰都沒有開口說話,沉靜半晌,汪氏忍不住開口了,她本就是個沉不住氣的人。
“二弟這壽禮送的可真及時,怕是二弟妹剛出發他就打發人送過來了吧,難為他一個男人家親自置辦壽禮,娘,二弟可真有心。”
高氏欣慰的點點頭,道:“明兒一直都是個有心的孩子,壽禮什麼的都是小事,他那份孝心卻是難得。”
雅容眼睛不經意掃到坐在一邊的王老太爺身上,之間正捧著茶喝的老太爺聽了高氏的話後,嘴角扯出一個不以為然的表情,雅容莞爾,老太爺是武將出身,對於這些彎彎道道的禮節什麼的,怕是不怎麼耐煩吧。
不多會兒吳媽就帶了兩個小廝將箱子抬來了進來,箱子不算大,不過半人來高的一個紅木箱子,不過就是這麼個箱子,怕是都能裝不少東西吧,汪氏在心裡腹誹,難道老二一去了那邊就發財了?
打發了小廝,吳媽開了箱子,箱子上面撲了一層顏色各異的布料,雅容也歪著腦袋看過去,看那料子就不是一般的,吳媽將布料當著眾人拿了出來,旁邊站著的丫鬟們趕緊上前幫手。
“老太太,若是老奴沒看錯的話,這是蘇州的煙鍛,寶藍色的兩匹,大紅色的兩匹,杏紅色的兩匹,枚紅色的兩匹,還有深紫色的兩匹。”
煙鍛在登州的價格大家都知道,家裡的人也不是人人都穿得上的,一下子看到這麼多的料子,都不禁有些眼紅,若都是自己的話,那得做多少衣服啊。
高氏也高興,連連說好,煙鍛的下面是一些特產,像是錦州的土儀還有一些糕點,最下層是一些胭脂,瓷器並一套頭面,是大芙蓉花的鎏金頭面,花樣新穎又富貴,高氏笑得更開心了。
看過這些東西后,又一一將東西手了,高氏將抬東西的小廝和丫鬟們賞了一遍,大家才都坐下,吳媽將從箱子裡找到的一封信件遞給高氏,高氏沒有接,而是瞟了一眼旁邊的老太爺,吳媽會意的將信轉遞給老太爺。
老太爺咳了咳,結果信開啟看了,看著看著臉上露出了笑意,甚至比孩子們給高氏祝壽的時候還要高興,高氏有些按捺不住張口問他。
“明兒在信裡都說了什麼?“
“老二在信裡說他在那邊一切都好,也頗得上峰賞識,讓咱們不用擔心,等以後他站穩腳跟了接咱們過去看看,欣賞欣賞江南的美景,哎,我也是二十年前去過江南,就是跟咱們這兒不一樣。”
老太爺的話一出,下面王承勳的臉色一下子難看起來,他是長子,結果弟弟在信裡這麼說,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嫌他照顧雙親照顧得不周到?
老太爺說完這話後也覺得不妥,終於還是給大兒子留些臉面,換了別的話題,大家說了一陣後,高氏也累了,汪氏見高氏露出倦意,跟丈夫耳語一句後,兩人站起來率先告辭,王家老三也看出來了,於是也站起來告辭,大人們都走了,孩子們也跟著一起離開。
雅容鬆了一口氣,當了一個上午的木頭,終於可以休息休息了,在門口給長輩們行了禮後,雅容才往自己的屋子走去,回到屋子後脫去身上的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