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
043
12月末,沈行再度興沖沖地回到了小林村,雖然大學裡的事情還沒徹底結束,但他也顧不得許多,在家人詫異的表情中,回到了家
看著兒子一回到家,就整天見不著人影,原本很是開心的沈母有幾分疑惑,事實上沈行自從幫陳陽處理很多事情後,家人就有猜想不少。沈母與丈夫沈波商量幾番後,終於忍不住向從小就不用多擔心的兒子提出了埋藏許久的疑問。
“兒子,你是不是最近都在忙些什麼事?如果有什麼困難的,可以跟爸媽說出來,別一個人憋著,整天見不著人的,有時候還在外面過夜,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在寒冷的夜晚,沈母很關切地走進沈行的房間裡探問。
沈行早就想到父母會來問自己,也沒怎麼隱瞞,把自己做的事情都說了出來,當然了,背後老闆絕對不是“小怪物”同志,而是當成幌子的姜老闆……
沈母先是不相信,再被沈行舉出的例子這麼一搗鼓,立刻信了八、九分,畢竟鎮上生的事情不會作假,最後驚喜無比,想到兒子參與科技研,又在平山鎮上大做房產買賣,大呼自己兒子是個人才,沈家祖宗保佑。
甚至還叮囑沈行,要好好為人家大老闆出力,可也不能荒廢了學業。
至於沈行到底做了什麼,其實也沒特別的,只不過陳陽早先預料的事情,果真生了而已……
12月開始,政府搬遷農貿市場的具體條文部署都搞定,真正地開始搬遷。這個訊息還是陳東帶回家的,聽完後,正在吃熱騰騰馬鈴薯的陳陽差點沒開心地噎住。
原先大批依附市場,在旁的小商品店鋪,與雜貨鋪,一概如陳陽所想的那樣,比較保險地搬入陳陽讓沈行買下的老街道,甚至不少好店鋪還是搶著拍價租下的。
沈行萬萬沒想到,這些商家真就這麼聽話,跟陳陽最先預料的那樣,哪也懶得去,就在老街區紮根了。
於是乎,沈行的活就源源不斷了,且不論商鋪重新佈置,與東家肯定有很多事情交流,單單收租金,就夠沈行忙活的了。
這點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可真想想,把所有店鋪的租金加起來,再乘上一年十二個月,那可就是筆不得了的數字啦!
事實上,沈行覺得自己真不用讀書了,只要這些鋪子在手,收收租金都夠當小財主——即便事實上是幫陳陽“打工”。
90年代初期,平山鎮的店面房,普遍在一百一個月左右,而陳陽讓沈行買下的,是一條街,整個街道數十間,一個月最少也能有近萬毛利,這筆錢,是一個公務員工資的數十倍!
陳陽簡單計算了下,差不多自己只要花不到一年時間,就能買下一間鎮上150平米左右的房子,那對於很多工薪階層,幾乎是天方夜譚。
這也怪不得沈行同學數錢數到手軟了……
只是,這點錢還真不能讓陳陽感到興奮,之前所興奮的,也僅僅是自己的一次作弊器再度成功而已,真要說錢,等以後Vcd上市,那就……想到這裡,陳陽一個人傻傻地就會笑……。
天氣的逐漸寒冷,讓幾個孩子也不太樂意往外跑,一到週末就湊在陳陽家老屋子裡,玩玩撲克牌,搞搞小玩具,偶爾張青還會拿出些零食,讓王家兄弟和李軍格外願意往這裡鑽。
爺爺陳明覺得孩子們這樣也挺無聊,於是想著法子,在老房子裡做了個小型鞦韆。
老式的木結構房子,房梁就這麼橫在屋頂下面,經常有些木板什麼的架在兩根木樑中間,然後木板上成了堆砌雜物的地方。
老爺子專門撤去了一塊木板,露出一大截樑柱,用來當掛鞦韆繩子的地方。
那繩子還是特地從街上買回來的麻繩,陳明怕普通繩子不夠牢固,摔著自己的寶貝孫子。
坐坐的板本來想用裝修剩餘的木板,但覺得那些個木板質量不行,都是粘合起來的,於是老爺子特地用幾片毛竹自己編制了一塊竹板。
幾番忙活下來,一個離地面半米高的小秋千在老屋子裡就製作完成了。
陳陽也感到很是有趣,鞦韆這玩意,大人小孩都樂意坐坐的。王家兄弟和李軍更是興奮地亂蹦亂跳,王家兄弟在幼兒園裡就經常跟其他孩子搶著坐鞦韆,沒想到回到了村裡照樣能坐,而且這下只有五個人,怎麼都能過癮了!
蘇曉妹妹有些害怕,她還真沒坐過這東西,不明白這到底要幹嘛。
陳陽見蘇曉只看著那仨小子盪來盪去,眼巴巴一動不動,好奇地問:“曉曉你不喜歡坐鞦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