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這一戰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老頭現在已經很給自己面子了,他不帶頭,就意味著這件事情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準備。
既然如此,那自己唯有先下手為強了!
林修招來了林武和亞瑟,以及那些連長和所有懂軍事的人,準備商量反圍剿大計!
 ;。。。 ; ;
第九十一章 戰車奇想
以聯軍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分兵,特別是見識了炸彈的威力之後,他們也不敢。
所以他們現在的戰略,應該還是集中兵力攻打自己的大本營。
“我們可以在半路上伏擊聯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林武首先提議,他現在對於打仗頗有心得,自信也就慢慢地起來了。
“好辦法,但我們並不知道聯軍的路線。”亞瑟反駁道。
沒有地圖真是個**煩,如果詳細地知道各營地的分佈位置,以及這一帶的地形、路線,就肯定可以制定出更為明確的作戰計劃。
但繪製地圖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這個島嶼雖然不大,要完整地繪在圖上,起碼都得半年時間。
一個年紀不大的連長,在旁邊突然說:“是不是可以用那些戰車?”
“戰車?”他不說,我都差點忘記了自己這個發明。
“如果用戰車來對聯軍的大部隊衝擊,配合騎兵和我們的**,效果肯定不錯。”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沒錯,我怎麼沒想到,在開闊地形上作戰,戰車是一種非常好用的東東。
戰車是戰術性的武器,而騎兵變成了戰略性的力量,戰爭並不一定是雙方拼得你死我活的硬撼。軍隊的機動性在戰略方面表現得更好,部隊沒有機動性,只能固守,無法追擊。
沒有機動性的軍隊雖然規模龐大,但是無法尋殲敵主力,反過來,具有高機動性的騎兵,總是能獲得戰場主動權,並能夠在戰鬥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安全撤出戰鬥。
同樣道理,戰車的機動性劣於騎兵,雖然威力大,但是缺乏機動性,同樣多的馬匹建立的戰車部隊,還需要步兵的協同。花費大於騎兵部隊,卻缺乏騎兵的機動性,全騎兵部隊顯然更有優勢,有時體現在戰略機動性上。
可要建立一支龐大的騎兵部隊,卻不是那麼容易的,這個時候,戰車便能起到彌補的作用。
每乘戰車除車上的3名甲士以外,還隸屬有固定數目的徒兵。這些徒兵和每乘戰車編在一起,再加上相應的後勤車輛與徒役,畜力駕挽的雙輪戰車,增強了軍隊的機動性。
車上甲士的青銅兵器裝備,可以發揮兵器的最大威力;車上還配備有旗鼓鐸鐃,用以保證軍隊的通訊聯絡和戰鬥指揮。
作戰時,甲士站在車上,徒兵跟在車下,而當一方車陣被擊潰之後,勝負便成定局。
由於戰車上的乘員都是站立在車廂中作戰的,所以他們身著鎧甲的甲身必須要很長,與騎兵和步兵所穿鎧甲不大一樣。
乘員中士兵因為要揮臂格鬥,故只在肩部加披膊;御者的職責是駕車,因此兩臂披膊向下延伸,一直護到腕部,並且還接綴舌形護手,在頸部加有高高的護甲。
除了戰車乘員外,駕車的轅馬也披掛了皮革製成的甲衣,戰車車廂也需要防護,可裝備馬甲、馬具和銅劍鏃、銅戈、銅矛。
還可以將強弩裝備於車體上,射程要比弓箭遠得多,只是準度問題有點尷尬。
現在大本營中的馬匹數量足夠,要編制一隻數量龐大的戰車隊並不是問題,林修趁著聯軍還在集結的空檔,快馬趕了回來,命令工匠連夜趕製戰車裝備。
戰車,根據作用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很多種。
有遠射戰車,上面是弓箭兵,用於遠射奔襲。還有近戰衝鋒戰車,上面多配有近戰矛兵,這種衝鋒戰車最霸道的就是鐮刀戰車,可以瞬間切斷身邊經過士兵的雙腿。
要彌補戰車靈活性不足的缺點,就必須從輪子著手。
二輪戰車在激烈的拼殺中,角度掌控得稍不穩定,就有翻車的危險。而四輪車則不會,因為它增加了兩個輪子的穩定性,加之前面牽著的四匹馬,幾乎都不會有翻車的可能。
作戰車兵一般採用大型的橫陣,在廣闊的平原上佈陣,戰車一字排開不做縱深配置,把徒卒部署在戰車的前方,這樣的隊型可以左右呼應,避免受敵軍夾擊,在接近戰兩車交錯時,如果能維持嚴密的隊形有利於形成夾擊對手的機會。
隊型的整齊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戰鬥的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