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不勉強,只笑道:“好,那就先不告訴你舅舅,要是有稿費,你自己存著,也買些好東西吃才是,看你瘦的,原來就瘦,這一病,就只剩一把骨頭了。:”
清秋也不反駁,笑眯眯的聽著冷太太說,待冷太太唸叨完,才出門去寄信。
郵局還是上一個,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倒是輕車熟路,很順利便將信寄了出去。
剩下的時間清秋自然加倍的默寫書稿,開始對抄襲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心理陰影了,自己現在也算被生活所迫吧,如果金庸日後看到自己的書,恐怕會有更優秀的作品出來吧,想到這裡最後一絲擔憂也沒有了。
大概過了一個星期,上海的信才姍姍來遲,有了北京日報的約稿,清秋已經沒有那麼激動了,心道:若是能採用做好,若是不能採用,自己也算有一份收入了,大不了再投別的報社。
便將信拆開看了。
還好,稿件被採用了,裡面除了告知便是催稿的通知了,同時價格也比北京日報高了不少,寫一千字可以賺5塊錢,這已經是個很高的價格了,恐怕在這個時代只有像魯迅那樣的知名作家的文章才能有這麼高的價格吧。隨信而來的是五十塊錢的票子,看到這些錢,算算自己已經有一百多塊錢了,但是還不夠買房子的,放在房間裡自己也不放心,便決定去銀行開個帳戶。同時又將已經寫好的大約3萬字的稿件整理好,準備明日一大早便去寄。
存錢
第二日一大早清秋便起來了,特地選了一件淺藍色的立領上衣,外圍鑲著一圈天藍的布料,下面穿了一條天藍色的長裙,連平時捨不得穿的那雙半新的薄底黑鞋也拿出來穿了,又將頭髮仔細的梳了兩條高高的辮子,用藍色絲帶繫住,這樣一來更襯得自己膚色白皙,活潑可愛了。
吃早飯的時候,冷太太看到女兒一改平時的習慣,不再梳兩條麻花辮,也沒表示太多的驚奇,覺得女兒已經是少女了,知道愛美了,也順口誇了女兒兩句。“清秋,今天這頭髮梳的好看,平時我就覺得你小小年紀太老氣了,現在看來我家女兒是長大了,知道愛美了。”
清秋不自覺的撇撇嘴,梳著兩條麻花辮多土了,不過也沒有反駁,只是順著說道:“恩,我也覺得應該嘗試些新的髮型,看看哪種好看。”
想到馬上要出門,覺得應該和冷太太打聲招呼,“媽,吃完飯我要去下郵局。”
冷太太也不阻撓清秋出門,只是不停叮囑:“出門過馬路時要注意看車,要是路遠,就叫車回來,別忘了帶錢,要是渴了餓了自己買點東西吃喝……”
清秋一邊聽冷太太說,一邊不住的點頭,還不時嗯兩下表示贊同,另一邊又不誤喝粥,早飯雖然只是清粥小菜,但是清秋依舊吃的津津有味,覺得比後世的快餐好吃多了。
出門後,清秋一直沿著往日的路線往郵局去,打算先寄了信再去銀行,想到要去銀行存錢,便走的越發慢了,開始留意有沒有銀行。
很快便到了郵局,但是並沒有發現銀行,清秋有些失望,到了郵局後,向工作人員要了一個大信封,將稿件都裝進去,寫好地址,買了郵票貼好,便問工作人員道:“先生,這附近哪裡有銀行?”
工作人員微笑道:“小姐,這附近並無銀行,最近的銀行也在西直門那邊。”
清秋有些無語了,雖然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底層人民大眾住的地方,但是沒有想到連家銀行都沒有,難道這個時候人都不把錢存銀行,清秋雖然對民國瞭解不多,但是也知道在抗戰前期,政局還算穩定,貨幣也是,又想到自己並不知道西直門怎麼走,想來地方也比較遠,便叫了一輛黃包車送自己去。
到地方後,付了車費,清秋抬眼便看到一座西洋建築,上面寫的是中國銀行。沒有想到中國銀行這麼早就有了,不過在後世也是四大行之一,應該不存在什麼破產問題的,清秋便放心的走了進去。
人還挺多,清秋便挑了一個人少的視窗排起隊來,前面只有四五個人,應該很快便到了。
一邊排隊一邊順便打量起銀行來,中國銀行已經和後世的銀行沒有什麼區別了,只是房間更加有味道些,西洋風格里又夾雜些中國風格,顯得有些不中不洋,不過在這個時候應該是很時尚的。
很快便輪到了自己,清秋笑道:“先生,我想開一個帳戶。”
那工作人員抬起頭來,清秋打量了他一下,大約十八九歲,笑的有些靦腆,應該是剛畢業的學生,工作人員看到清秋也顯然楞了一下,清秋的個子才比臺子高一個頭左右,還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