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拍攝一(第1/3 頁)
九月中旬,橫店影城破曉曙光工作室七號攝影棚內。
劇組磨合的第三天
哪怕攝影棚內中央空調吹動的空氣足夠清爽,卻無法阻止演員跟組員下雨般的汗水,這給化妝組跟燈光組提高了不少的難度。
拍攝過程中經常因為汗水造成的失誤多次出現。
好在艱難的日子大概需要忍受半個月將會過去,這對於一個將近百分之八十五都會在攝影棚完成拍攝任務的劇組而言是一個真正的好訊息。
陳曉也佩服這些演員們。
從八月份進組,將近一個半月的訓練,這些演員已經過了適應期,在盛夏中穿著特製的宇航服戲服,在密封的道具飛船裡面吊著鋼絲拍攝一組組畫面。
這一組畫面拍攝完成後加上製作完成的特效組成的效果是這樣:
浩瀚的宇宙中,鏡頭慢慢拉向一艘運冰船,一個機械手臂正在收容一塊巨大的冰塊,機械手臂向運冰船儲藏室運去,分鏡頭下兩名宇航船員語氣輕鬆的交流著。一名懸浮在運冰船內的宇航船員有點靠近收容倉。
這時候,機械手臂的冰塊與另一塊冰塊相撞,破碎的冰塊砸向宇航船員,宇航船員手臂被鋒利的冰塊砸斷,鏡頭切向漂浮在飛船倉內無阻的宇航船員跟他斷掉凝冰後的手臂。
現在,這一組畫面拍攝之前是這樣的:
一個封閉式的,幾乎全部是綠色房間的攝影棚內
穿著宇航服的演員在八條綠色細小的鋼絲下緩慢轉動著僵直的身體。
然後,演員緩慢靠近綠色牆壁,這時候中景鏡頭下藍色的冰塊裝棉花砸向演員。
然後,在一次拍攝演員,這時候演員手臂上穿戴是綠顏色可摳圖的的。這時候把精心拍攝的畫面匯入電腦中精心製作的CG畫面,然後透過交叉蒙太奇實現視覺影像欺騙。
這時候,一組20秒的影片就此製作完成了。
對於好萊塢而言,在搭設好的場景下只需要5名幕後製作工作16個小時就可以製作完成這組無聲畫面。
可現在的華國破曉曙光特效組而言需要:三個工作日。
不是工作按照每天工作9小時計算,而是5名幕後連續不停工作三個工作日,這樣才可以完成這一組20秒的畫面製作。
萬幸的是破曉曙光特效組從三年前開始接入大量的特效訂單,培養了400多名特效組成員。
陳曉回國為什麼拍攝不了科幻電影,因為他用五年時間培養自己的班底,
陳曉特效工業自己研發軟體上的成本價格就是五千萬華元。擺脫了國外渲染器軟體的限制,比如渲染農場之類。
這些成本,十年後或許只需要10萬華元,找到一家小型的工作室,然後用5名特效師用兩個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可是,當你工作室足夠大的時候,你必須要承擔一些好萊塢的技術堡壘與屏障。
而且後期可能要進行一場多達幾年時間,浪費上千萬米元的持久官司中。
如果讓出百分之十的利潤讓好萊塢特效公司授權給自己,或者購買專利費等。陳曉會立刻購買。
可惜,靠CG吃飯的特效公司們不會出售這些技術,因為他們是在培養自己的競爭對手。
那你認為渲染軟體跟人工是最大的開支嗎?不是,硬體跟演員也佔據大量的資金。
每一個畫面中特製的一次性的鏡頭,一個小的太空船被損壞的畫面,有的時候演員無法發揮出自身演技,往往損壞好多特殊道具。
而這些道具都是真金白銀人工製作的。
型別片的稀少導致國內缺特殊人才,就像特效師一樣,每週20萬的策劃師跟每月1萬的策劃師出來的效果是一樣的嗎?
一個每週20萬的特效師用10萬塊的資金在3天完成兩個3秒的鏡頭和一個1萬的策劃師用100萬用時間2個月完成的效果能比較嗎?
“第一集,第八場景,第一節,第二次,開始。”
兩名渾身吊滿鋼絲繩的船員身體下面一輛綠色特製吊車支撐著兩人的身體。
而鄭朝飾演的霍思頓跟飾演安迪的尤優除了重要部位實行保護措施,其他都漏在外面,讓劇組人員大飽眼福。
可是對於演員而言簡直是地獄般的折磨。
在上面的安迪還好一點,下面的霍思頓在忍受著鋼絲的拉扯中還得要做出人到船戲頂點後非常享受的表情。
啪
鋼絲繩突然斷裂,頓時,劇組上下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