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搶棒國的路(第1/2 頁)
“過段時間還要參見電影節嗎?”正事算是辦完了,兩人開始了閒聊、
“恩,去參見的。”路洋的第二部電影獲得了釜山電影節的提名,具體能不能獲獎還得要等到電影節之後才能知曉。
“棒子的電影節去了也好,現在棒流挺吃香了,在哪裡結識一些棒國的演員也對自己的事業有幫助!”
陳曉跟陸洋聊著這些話,他腦中也在想著棒流,這幾年的棒流太厲害了。影響力加大很多,陸洋參加棒子的電影節對於自身名氣的提升非常不錯。
想著後來的棒流在華國流行的成都,陳曉就有些難受,棒流的一些現象級的大火電視劇跟綜藝節目自己必須要抓緊抄,不能讓他們有太多的吸金獸。
《繼承者》《來自星星》之類的電視劇自己也要抓緊備案立項,室外綜藝節目能提前就備案就提前備案,把這些節目策劃備案到棒國去,讓他們丟了製作綜藝節目的想法。
“棒國....。”陳曉想著想著,思緒就有些飄飛了。旁邊的陸洋看著陳曉似乎在想事情,很是默契的保持沉默。
陳曉的資金快要籌備妥當,今天的一番話讓他發現自己似乎可以用拍電影的名義去米國。
陳曉就這樣想著,一個七年多不去米國,一切都用電話聯絡的傢伙突然過去。如果在他過去的中途發生一些能讓警方知道跟他有關聯的傷亡事件,自己可不太好脫身。
“棒國那邊電影節怎麼樣?”陳曉詢問。
“撈錢倒是挺快的。”陸洋跟陳曉閒聊一下自己獲得電影節的心情,相比其他國際A類電影節,釜山的電影節這兩年名氣還不算太大,不過相比於華國的內部確定的電影節,他們葷素不忌的風格可是深受很多資深影迷的喜愛。這也讓釜山電影節在幾年之後越發強大起來的起因。
“恩,啥時候咱們也創辦一個流水線培訓班,然後流水線生產藝人,到時候絕對有搞頭。”陳曉又想到了棒國另外一個娛樂支柱產業。他萌生了做流水線偶像生產線的想法。
相比於傳統偶像,流水線培養出來的藝人從新人時期就開始在公司接受培訓,苛刻合同跟勞累的培訓訓練是鑄造偶像藝人的第一步,在優勝劣汰的機制之後出來的藝人們都有很高的危機意識跟強大的職業素養。
“像棒國那樣嗎?”路洋有些驚訝,聽著陳曉的話他想了想棒國的藝人培訓機制,是大有可為的。
陸洋又對比一下自己,兩人年兩相差不大,自己似乎還比他虛長几個月,但看看他的成就,國際上的著名科幻類小說家,國內也已經躋身一線大導演的類別,而自己還在為自己人生中的第三部電影的投資發愁。
棒國的藝人公司門透過網路和媒體推廣選拔活動,選擇的參選者不分條件、沒有門檻、機會均等,但選拔雖然並非公開選秀,完全由公司自主決定,但是每年的參與人數非常多。
藝人公司在正式錄用後,迎接新人們的將是全面而系統的公司培訓。
除了基本技能的演技訓練,舞蹈訓練之外,經紀公司十分重視新人的基本常識,新人被硬性規定每天閱讀新聞報道,等做明星一定要頭腦清醒,會做人,閱讀新聞能使他們不和社會脫節。
此外,如何面對媒體也是新人培訓的重要課程。這造就了出道之後的藝人的商業價值很高,藝人根據各人的基礎不同,培訓的時長不等,一般為3年,培養一個新人的成本大約是花費數百萬元華幣。而這些藝人後期至少能給公司帶來十倍以上的回報。
“那這樣的話投資效益很高的呢!”路洋把自己站在與公司高層的角度考慮一下。
相比棒國的成熟的藝人培養機制,國內的表演系院校雖然專業性更加高,但出產商業價值更高的演員實在比不過專門從事生產流水線的藝人棒國的。哪怕華國的表演院系出來很多演技優秀的學生,可跟人家成規模的大軍相比,實在有些稀少。
“恩,具體我今天剛想一想,流程還得等公司的安排。”陳曉想到這個不過靈光一閃,自己跟萬倩他們說一聲聲,成不成還得要說服他們呢!
“哎,我還是抓緊把新電影劇本做好再說吧,來先吃點東西吧,到現在沒吃飯呢。”陳曉說著話,服務生把茶點開始上來,兩人慢慢的品嚐茶點,聊些其他的。
“哦,師兄又開始研磨新的劇本了?”陸洋眼睛一亮,對陳曉新電影明顯起了興趣。
“恩,正在做初稿,本子有點反傳統,不知道能不能過審呢。”吃點點心,喝點茶水,陳曉的想著是不是可以用拍電影的方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