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圍堵,電影市場究竟如何發展(第2/2 頁)
那些當初陳曉但是並不喜歡的資訊,就一定對他沒有用嗎?顯然不是。
現在,年輕人的見識跟眼光卻變得狹窄了。
手機成為年輕人生活的必需品。
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一個普通人每天有幾個時間段可以較長時間使用手機?
大概有三個時間段吧。
一個是中午休息,一個是晚上睡覺前,一個是上廁所。
很明顯,這三個時間段中有一個是最長的,那就是晚上睡覺前。
如今的年輕人夜晚娛樂很多。
微薄、朋友圈、B站看番劇、知乎,影片網站、網易雲聽歌,奇點看書,刷抖音、快手,刷了短影片又想打王者榮耀打吃雞,當打完王者之後很多人發現天居然亮了。
人們喜歡的APP如此之多,時間卻越來越少。
在這個資訊雙向互通、資訊渠道多元、資訊飛速傳輸的時代,移動互聯給我們提供了無數種可供選擇的內容,五花八門,迎合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興趣愛好。
同時這個時代也給了我們選擇的能力,可以自主選擇我們感興趣的資訊。但是,我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慾望在這個時代予取予奪,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
很多人都知道春哥,但是一提到圈九大家可能就沒有幾個人知道。
圈九是2016年的快女的全國總冠軍。
動漫與電視劇中的角色就更加多了。
因為在這個可以選擇的網路時代,年輕人選擇了興趣愛好,興趣愛好就是人們的視野,甚至是視野的全部。
他們視力很強,但視野很窄,不在視野範圍的基本看不見,也沒有時間看,因為人的時間都被興趣愛好佔有了。
年輕人獲得了選擇的自由,卻沉淪於自身的選擇。
就這樣,年輕人選擇與自己的選擇越抱越緊,與自己的興趣愛好越抱越緊,與有同樣選擇的人越抱越緊,與有同樣興趣愛好的人越抱越緊。
在移動互聯的加持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為同一首歌歡喜,為同一個影片歡笑,為同一個段子流淚,為同一個觀點熱血沸騰。
人們雖然天各一方,卻有著共同的視野,我們在現實中操著不同的口音,在網上卻說著只有我們自己才能聽懂的專屬名詞和黑話。
從“絕對領域”到“壓槍”、從“打野”到“穿山”等,伴隨著這些專屬名詞和黑話的誕生,一個個基於“同好”而在網路聚集的圈層逐步產生。
文化的圈層傳播又是什麼,從什麼地方切入最好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