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萬古精英此處藏,分明是個神仙宅。郭璞曰:“璞相地多矣,未有如此之妙!若求富貴,則有起歇;如欲棲隱,大合仙格。觀其岡阜厚圓,位坐深邃,三峰壁立,四環雲拱,內外勾鎖,無不合宜。大凡相地兼相其人,淨明道正與地符。且西山屬金,以五音論之,淨明道屬水,金能生水,合得長生之局,因此若論這合適,天下不出其右。
淨明道建教較晚,這天下名山大川大多皆是有主之物,早已經是被那些修真大派佔據為了山門。這九州之境,也只有這彭蠡大澤附近,由於是水災頻發,人極罕見,為那些修士眼中的貧瘠之地,這才是有不少無主大川。況且這附近正是那許遜的故鄉,因此林易才是同意他們在這附近尋找。
想不到這郭璞還是在其中找到了不少洞天福地,林易自然是十分高興,皆是同意其所選這幾個地點。這洪都西山就暫時為淨明道的總壇所在地,而那廬山、棲梧山、傍湖三處皆為分壇之地。
這些地方雖然都是世之罕見的洞天福地,但是離那真正的靈天福地,也就是小靈天,還有很大的距離,只有小靈天才是修真大派最理想的山門。林易此次出門最主要的就是尋找這小靈天!在那王喬的指點下,他已經是有了大概的方位!
第二百零五章 開壇立教
林易又見了這許遜和郭璞所招攬的教眾,這些人不少都是散修。許遜當年也算是散修中比較積極活躍的人物,朋友遍天下,如今散修聯盟終於是開宗立派,他手一揮自然是一呼百應。
雖然這些散修的修為根基尚淺,參差不齊,甚至是各懷目的,但是不少人畢竟已經洗髓成功,成為了這真正的修真者,都是千里難尋的人才,不發揮多少資源就能提高淨明道的力量,何樂而不為呢!
如此這樣的人才加入淨明道,林易自然是十分歡迎。至於名辮忠奸的事情,只能是交予時間來慢慢考證,取其中最忠心、最優秀的人物納入這淨明道的核心弟子之中。
這今日他們已經是陸陸續續地從各地都來到了這金陵城中,拜見了掌教和左右護法及四位長老。掌教和四位長老的實力,他們是猜不出,但是那兩位護法的修為,只怕就是那傳說中的修仙者,已經築出仙基,他們只怕輕輕一個念頭就能要了他們的性命。
當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教義、教規都是認真地對這些新招的教眾培訓教育一般。這些人雖然是桀驁不馴,但是有姚大兄弟和白骨夫人這樣的修仙者坐鎮威懾,他們自然是服服帖帖,不敢有任何違背不敬。為了不託大,又不能委屈了自家威名,因此林易只要求白骨夫人和姚大壓制修為,只放出了煉精化氣的實力,即使如此也已經足夠將他們威懾住。
這些新招收的教眾中,其中林易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叟。修為也是這群人中最高,已經是達到了煉己築基圓滿的境界,只是由於苦無資源和前人指點,因此遲遲沒有築仙基。
這老叟名叫吳猛。和那許遜是同鄉,年齡比許遜還要打二十有餘,早已是過了古稀之年,也是當年許遜修道的引路人,也算半個師父。許遜一直是對其十分尊敬。
這人是個大孝子,傳說其幼年母親早逝。與父親相依為命。由於家貧買不起蚊帳,每到夏夜,吳父常常因蚊蟲叮咬而睡不好覺,吳猛年紀雖小,但非常有孝心,為了讓父親睡好,自己竟赤裸上身,讓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飽了血就不再叮咬父親。吳父去世後,吳猛為父親守喪三年。三年裡他燒紙供奉,早晚祭奠,從不間斷,受到後人的讚譽。
林易影響中,吳猛喂蚊子這故事,後來被世人稱為“恣蚊飽血”。吳猛也被稱為二十四孝之一。這樣的人物,林易只恨是相識太晚!
其他還有十位都非常優秀的青年才俊,棟樑之才,林易也是讚賞。
周廣字惠常,廬陵人,是孫吳大將軍周瑜之後,這周廣不僅是風流倜儻,才識淵博,愛好廣泛,更是非常喜歡和善長天文、音律之學。郭璞視之為至交。
彭抗。字武陽。蘭陵(今屬山東臨沂)人。舉孝廉,曾入朝為官,累遷尚書左丞。私下暗中修行仙業,後稱疾歸隱,是許遜的兒女親家。當年他入朝為官時。司馬遹尚年幼,雖然是和司馬遹有關數面之緣,這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他自然是認不出現在堂中正坐之人,就是當年廣陵王,也就是當今天子。不過這彭抗是早已遠離紅塵,辭官歸隱,即使知道面前之人就是當今天子,只怕也不會有多少顧慮。但是出於多方面原因,林易自然還必須對這些人隱藏他的另一個職業是皇帝的身份。
盱烈,字道微。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