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對大自然造物的那種驚喜。
眼前的老人雖然是大自然的造物,但很顯然,這是個失敗的作品。即便在年輕時恐怕也是這個挫樣。
老人的聲音帶著沙啞,口音也和溫泉城的標準發音不同,據說他已經一百多歲了,是從舊紀元一直活到新紀元的怪物。身上穿戴的東西也和周圍格格不入,是大爆炸以前買的。
大家都叫他老鐵鍬,因為他總是揹著一把鐵鍬,在廢棄品回收站裡面東鏟一把,西鍬一把,然後找出值錢的東西來賣。說到底,他只是一個拾荒老人罷了。
但對於秋天來說,這個老人就非常重要,因為他是晶石脫手的接頭人。
老人會出錢收購秋天手上的晶石,然後再轉賣到黑市去。
這樣一來,秋天就能將晶石變成錢。而又不用親自去黑市接洽,規避了違法的風險。
黑市一直存在,而且是違法的。聯邦法律明確了私人不得交易晶石。如果撿到了晶石,可以自己用,也可以賣給政府,但政府的出價就沒有那麼理想了。不管什麼晶石,政府給出的指導價都是一樣的,都是按照最低階的晶石收購。這才給了黑市滋生的土壤。
但政府對黑市一直是睜一眼閉一眼,似乎是默許了它的存在。
在黑市裡,會有專門的鑑定師鑑定晶石的效用和等級,然後聯絡買主,如果有多位買主有意向購買,還要經過一番競爭,這樣價格還會更理想。
但秋天要花時間在武道修煉上,他沒有時間打理回收晶石的買賣。所以他才和老鐵鍬合作。
聽到老鐵鍬的詢問,秋天轉頭冷冷一笑,只是將面部肌肉往上堆積一下,這對他來說,已經是很友好的表示了。
“這裡人多嘴雜,回頭去你那裡說。”
“你搞到大傢伙了?”
老鐵鍬老了不假,但眼光很毒,任何晶石到他手裡總能辨出個貴賤,秋天這種細微的表情變化自然逃不過他的眼睛。要不是他一點也不懂心力的運用,秋天一點都不懷疑這個晶石專家將成為偉大的武道高手。
這個時代,晶石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心力的轉換效率,誰能擁有好的晶石,誰就能成為武道的高手。
就在他這麼想時,老鐵鍬蒼老沙啞的聲音再一次傳來:“不要迷信晶石,只有自身的力量,才是最為可靠的。”
這是老鐵鍬作為橫跨新舊紀元兩個時代的過來人,給他提出的最中肯的告誡。
舊紀元末,心力理論已經被提出,但只是冷門技術。大家熱衷於操控各種透過微型核反應堆驅動的裝置。核能是清潔型新能源,效率極高,而且人人都能使用,遠比心力這種需要鍛鍊自身能力的麻煩事物來得高效。當時根本沒有人注意這種新提出的理論,直到大爆炸的產生。
東土聯邦共和國成立於五座漂浮在廢墟上空的城市,自立國起,上層就禁止任何核能反應堆的使用,轉而推廣心力的使用。
開國議長的一句名言被廣為流傳:“沒有什麼能量比自身提供的能量更可靠!”
這句話被奉為經典,幾乎所有蒙童入學以後的第一課,都是以這句話開篇。
人類要信任自己,哪怕心力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強者對於弱者的優勢。但這總比埋藏隱患的定時炸彈好。
核能從歷史書的一側被翻過,人們將它遺忘在了角落。
人類開始了從自身尋找力量本源的新篇章。
而老鐵鍬認為,晶石同樣是一種外來能量。
誰也不知道晶石是如何產生的,只知道在金石城有一處礦脈。礦脈是由聯邦政府控制並開採的。開採出來以後,會送到研究所進行研究和加工生產。每一枚晶石的效果都有所不同,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晶石。但晶石有分等級,就像鑽石一樣。沒有人掌握晶石的合成方法,這個秘訣連聯邦政府都沒有掌握,只有共和國五大家族才知道其中的秘訣,五大家族本來就是救世的五大聖者傳承下來的家族,他們各自掌握了一部分大爆炸前人類開發出的晶石秘訣,但一直沒有公之於眾。不過這也符合情理,要是人人都能製造頂級晶石,那世界不就亂套了。
老鐵鍬對晶石的研究很深,他可以從形狀判斷晶石的等級,從顏色辨別晶石的效用,從重量識別晶石的損耗程度,他是一部晶石的百科全書。不過在外人眼裡,他僅僅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拾荒老漢。只有秋天,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才認識到了老鐵鍬的另外一面。
老鐵鍬也知道秋天是一名武者,而且在秋天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名武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