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2/4 頁)
沒有一個比無數人親眼見到的祥光天降更讓人虔誠跪服的了。
“福生無量天尊!”了塵對著祥光隆隆一稽首。無論了塵自己心裡清不清楚祥光的由來,面對如此吉祥的天賜祥兆,了塵都得向老天爺表示感謝。
了塵如此,山上山下更有許許多多村民竟然在地上感動得哭了起來。
或許真的更貧窮更愚昧的信徒,才是真正的虔誠者。後世一樣也有佛光偶爾出現,但一大批遊客歡呼雀躍之時,卻總感覺少了敬畏。因為他們還有功夫拿起手機拍照留念。
已經不把這個跟仙神乃至老天聯絡在一起了。
或許那個時代的人們本來就已經沒有了敬畏,已經自認為天地的主角了,
這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悲哀。
幸福的是他們可以無拘無束,無所畏懼,悲哀的也是他們無拘無束,無所畏懼。
至少了塵以為人還有要有一點敬畏的。不然做起事情來就真的一點點底線都沒有了。當道德以法律為目標的時候,人們才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可怕。
日本這個時代佛教的力量是很可怕的,當祥光已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把祥光當成了佛光。作為半個佛教徒的小早川景隆看到祥光的那一霎那間,整個都呆了。隨即整支軍隊都在佛光前跪倒了下來。
不過他們此時敬畏的是“佛光的吉祥”,而不知道這是了塵的因果。
但無所謂了,事情總要一點點的改變,了塵知道真相也無可奈何。
誰叫道教一直高冷,不如佛教那麼熱衷於傳播教義呢?
祥光天降無異於老天的認可,比什麼動員都有效。有了老天的背書,村民們幹得是更加積極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小早川景隆的隊伍終於翻過了山樑,來到了這個默默無聞的小村。
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戛然而止,這個時代的日本農民們實在是被武士們禍害慘了。森嚴的等級壓迫,強大的武力震懾之下,全村的男女老少無不戰戰兢兢地跪在了地上,唯恐武士老爺們有一點不滿,繼而屠滅整個村莊。
這種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少見不代表沒有。更可況這次來的是軍隊,難怪村民們會如此不安了。
“福生無量天尊!”了塵走上前來稽首道。村民們的擔心了塵當然知道。但了塵真不放在心上。但比起一般人了塵想得跟多的是自己離開以後的事情。
了塵自己的確修行有成,別說這幾百人的小小一支軍隊,就是再多百倍又如何?但了塵離開之後呢?天下之大了塵能管幾多,能管多久?
“小早川閣下別來無恙?”了塵似笑非笑地對著小早川景隆問道。一下子就讓小早川景隆的臉色漲的通紅了。他那點小心思瞞不過自己,自然也就瞞不過了塵,也瞞不了他部下之中的有心人。
也就是如今了塵已經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可,在他們眼中了塵哪怕不是神仙一般的人物,也是道法通玄“晴明公”一樣的大人物了。
所以這次小早川景隆的部下罕見地沒有跳出來。
清杯淡茶,山林晚風。了塵難得有耐心地陪著小早川景隆閒聊了大半夜。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華夏千年的儒家無疑不把漢文帝與賈宜的一番談話當作了不識人才,不重視人才的反面典型。可誰有沒想過,若是真的讓賈誼出頭了,歷史上還有沒有文景之治,還有沒有漢武雄風都不一定了。
漢元帝倒是好儒,把儒家高高捧起。以至於大漢王朝從此宗族興起,豪強橫行,不但埋葬了西漢王朝,丟掉了祖上江山,更讓東漢從一開始就背上了一個擺脫不掉的陰影。
有的時候,還不如問問鬼神呢!
了塵無意於給一個日本人講解黃老的治國之道,以小早川景隆的地位也輪不上他來管理天下。
這一夜了塵講的是一些道教起源,儀軌以及道義。深入淺出至少小早川景隆是聽明白了。
比起佛教的忍耐,道教更將順其自然。一個有為與無為之間的區分,以及什麼叫天人合一就足以讓人一生受用不盡了。
或許小早川景隆更希望聽到的是修行之法。
但了塵指了指小早川景隆背後的不遠處歇息的軍隊道:“修行雖好,卻要放棄凡俗。從此跳出方外,天下事與你再無瓜葛。功名十字路,亂世擾人心。你真的能做到超然物外嗎?”
小早川景隆半餉無言,到最後也只能低頭問道:“道長所言,在下的確做不到。但我若皈依,能得到什麼?”
了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