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1/3 頁)
中華上下五千年,人們做事都要講究個師出有名。曾麒正得主位,使他這個擁有天下三分之二、實力最強的霸主終於是名正言順了。
當訊息傳入民間後老百姓一片沸騰,到處張燈結綵如過節般的熱鬧。他們終於不必再擔心幾年或十幾年後,有一位不知是愚是賢的主人來統治了,也不必擔憂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會重新回到以前的朝不保夕。
有些大商大賈自掏腰包,組織了一場場慶祝活動。他們心知肚明,如今商人的地位不再鄙賤,都是侯爺力排眾議,大力扶持的結果。過慣了上位者生活的他們,絕不想再回到過去,那時候雖然有錢但地位卻不如一個普通農民,真真正正的下九流。故而藉著此次機會表明他們的態度。
而後又聽說中原一戰,七十萬楚軍北上,致使糧草資重消耗甚巨,如今侯爺已陷入缺糧的窘境。接下來又是大肆的捐糧捐錢,短短兩個月內百萬石糧草已經全部進入戶部倉庫。銀錢更是不計其數,一車一車的進入戶部,弄的尚書孫乾每日都是樂呵呵的,簡直合不攏嘴。此次商人『露』出了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的力量,也再一次證明了曾麒的先見之明。
至於世家門閥,除了與曾麒親近的,全部都保持沉默。對此事閉口不談,既不支援也不反對。當然了,不支援其實就是反對,只是懾於曾麒之威信不敢明言罷了。
對於一些世家門閥的態度,曾麒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他們不大張旗鼓的反對,他也懶得追究。至於那些曹『操』、袁紹派來散播謠言、煽動『騷』『亂』的細作,一『露』頭就被錦衣衛和老百姓給抓獲了,可以說連一絲浪花都沒翻起來。還有那些整日冒酸水的腐儒,曾麒也是呵呵一笑沒有搭理他們。畢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有時候聽到一些無關大局的反對聲音,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了,以上全是後話,我們還是回到當前的侯府大廳中。
曾麒吩咐眾人散去後,只留下了武進。而後又讓長子曾炎退下,這才說道:“袁譚現關在何處?”
“聽從侯爺的吩咐,袁譚並沒有關入大牢,而是軟禁在一處宅院裡。田豐、沮授二人時常探望,也按照侯爺的意思沒有阻止。”
“嗯!”曾麒點了點頭。兩個月前,他還在濮陽城時,鄴城的錦衣衛就買通了獄卒,把即將被斬首的田豐救了出來。連同沮授兩家之家眷一起被秘密送到了建業。當然,田豐這個油鹽不進的硬骨頭可沒那麼容易降伏。不過事到如今他的家眷全部在此,他也就沒有要死要活的為袁紹盡忠,只是死活不願接受賜封的官職。曾麒無奈只好把他放在國子監充當博士。沮授倒是接受了戶部侍郎的職位,讓曾麒心裡舒服了不少。
不過讓他始終想不通的是,袁紹對於他的長子就這麼不待見嗎?幾個月過去了,對於袁譚的死活不聞不問,這有點不大正常啊!
“鄴城錦衣衛可有訊息傳來?”曾麒問道。
“有!說是以袁尚為首的勢力不想讓袁譚回到鄴城,幷州刺史高幹也在背後發力。數月來幾方勢力吵鬧不休,袁紹也是左右為難。”武進回答道。
“高幹?嗯!”曾麒稍一尋思就明白了高幹的心思。如果袁譚回到鄴城,以袁紹那任人唯親的『性』格,即使兒子被俘過,那也是親兒子,總比外甥要親吧!那他幷州刺史的位置可就不保了。
想個什麼辦法能讓袁紹把袁譚接回鄴城呢?曾麒一時間陷入了沉思。突然他靈光一閃,袁紹此人雖然說志大才疏、外寬內忌,但是卻最看重顏面。若是從這方面下手肯定能成。
“嘿嘿!”曾麒『奸』詐的一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不過卻是有些陰損。
“有仁!你附耳過來。”
曾麒一招手,把武進招至近前,在耳邊嘀咕了好一陣。
“侯爺!這……”武進面『露』古怪,不知該如何說下去。
“怎麼?你有何異議?”曾麒不悅的問道。
“不、不!只是有些、有些……有損……”武進吱吱唔唔的不敢再說。
“有損什麼?本侯都不怕,你怕什麼?又不是真的,再者你不會說他是自願的嗎?”
“對呀!侯爺英明。”武進眼珠一轉立即恭維道。
“行了!此事就交給你了。現在跟我到醫學院見見兩位神醫。”
“是!”
二人立即走出大門,騎馬而去。醫學院也就是當初在義陽曾麒答應給華佗、張仲景建立的。如今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有兩百來名醫者出師,他們三五成群的奔赴各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