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前(第2/3 頁)
將了。而益州兵馬大都督諸葛亮在兩天前已經趕到了漢中,今日也在升帳點兵。
“霍峻!”
“末將在!”
“侯爺有令,調你前往荊州,任命為武關守將。望你謹慎行事,莫要給曹軍以可趁之機。”
“末將遵命!”
武關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戰國時期是秦、楚兩國的分界線,有三秦要塞之稱。曾麒得荊州以後並沒有以重兵防守此地,因為他知道借李傕、郭汜倆膽兒他們也不敢攻打自己。不過在曹操入關中以後,曾麒就派了三萬兵馬駐守此地。不只是為了防備曹軍偷襲荊州,還要搶先佔據主動,為以後攻打關中做準備。
而此次北伐曾麒有些不放心武關,除了增兵兩萬之外,還要調一位善守的將才。當然了,他麾下大將裡沒有比霍峻更善於防守的了。
霍峻領命後諸葛亮接著說道,“張任、魏延、嚴顏三位將軍與亮率領大軍兵出岐山威逼雍涼。”
“我等遵命!”
三人領命後,張任、嚴顏退回本列,魏延卻猶猶豫豫的欲言又止。
“魏延將軍可有異議?”諸葛亮問道。
“這!末將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都督!末將願領兵五千,走子午谷直取長安。”
“嗯?”聽了此言諸葛亮眉頭一皺,心中甚是不喜。他本身的性格就是太過謹慎,對冒險之事天生帶有反感。
“此事不可!子午穀道路險塞、兇險萬分,不可拿將士們的性命做賭注。況且此次侯爺的戰略目的是先取河北,後攻關中。我等只要牽制住曹操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如此冒險。”
諸葛亮的否決讓魏延心有不甘。不過即是侯爺的命令那他是百分之百的願意服從。歷史上魏延反叛,除了諸葛亮過分的打壓外,兩人對北伐路線的分歧也是起了關鍵作用。
司州、漢中已經將關中兩面圍堵。而接手幷州兵權的關羽命令張燕兵進壺關,掐斷幷州與冀州之間的聯絡,也直接堵死了袁紹西撤的道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各地均已準備妥當,只是作為領導核心的曾麒卻還不緊不慢的窩在建業城,偶爾還慰問一下學子們,看不出一點急迫的樣子。
其實曾麒這麼做除了吸引目光、迷惑敵人以外,他也是真的不著急。因為這幾個月來建業城的兵馬已經陸陸續續的被秘密調往前線。只要時間一到,他沒有大軍的拖累,快馬北上根本用不了幾天。
進入八月份,建業城可以用擁擠來形容了。各地學子基本上全都趕到了,大街小巷、酒樓茶肆到處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曾麒在國子監再一次親切的接見了各地學子並加以鼓勵(這詞兒有點熟啊),然後就在當天夜裡在張飛、典韋、孫策的保護下秘密起程北上。至於大將則一個沒留,上次劉裡反叛之事他相信絕不會再發生了。當然了,有城裡呂氏酒館的老闆,再厲害的猛將來此也會成為戟下亡魂。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曾麒北上兗州之時,遼東郡襄平城的甘寧、法正二人也準備率軍向遼西郡出發了,不過還沒起程就被一位不速之客打斷了。
“大漢司空麾下從事,長安縣令鍾繇,見過大遼部首領。”
來人正是曹操的心腹謀臣之一鍾繇,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鐘會的父親。在遼東大遼部突然興起的訊息傳到關中時,曹操就非常感興趣。只是兩地距離遙遠,交通不暢,他也沒有過多關注。
可這個大遼部卻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吞併東蠻各部,擊敗公孫度,全取遼東三郡。這就容不得他不重視了,這股勢力以後或許會成為好幫手,與之交好將來在對抗楚軍時也多一個助力。故而曹操派鍾繇帶著封賞的聖旨秘密來到了遼東。
“曹操讓你來有何事?”
“嗯?”鍾繇一愣,對方一身東蠻打扮,沒想到漢話這麼好。仔細一打量,他心中一驚。這哪是什麼蠻族啊,雖然長的同樣身材魁梧,不過眉宇之間與蠻族之人相差甚遠。再一看旁邊文士打扮的法正,他心裡有些明白了。
“你,你們?”
“哈哈!看來你比公孫度那個匹夫強多了。”甘寧大笑一聲說道。
“當然了。將軍你不知道,有一次侯爺在評論曹操麾下人才時,提到過鍾繇先生。尤其是對他的書法更是讚不絕口。”
“哦?果有此事?既如此,本將軍就不拿他的人頭祭旗了。把他送往建業交給侯爺處置。”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讓鍾繇徹底明白了,“你們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