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關中與科舉(第2/2 頁)
聚集起來的兵馬大部分已經被曹軍打散了,即使各地還有零星的守軍也無濟於事。如今自己連曹『操』都抵擋不了,還談什麼擊敗曾幼麟替父報仇啊!
“不是我十幾萬大軍不能攻破冀縣,而是我家主公愛惜將軍之才,不忍再與將軍刀兵相向了。”
“唉!先生可先到客房休息,容我與眾將商議一番。”
“呵呵!好!那滿寵就在客房等待將軍的好訊息。”
滿寵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轉身出了大廳。他知道此行已經是勝券在握,主公的囑託圓滿完成了。其實馬超心裡已經打定主意投降了,之所以說什麼還要與眾將商議,不過是抹不開面子當場答應下來罷了。
果不其然,僅僅是一個時辰不到,滿寵就被再次請到了正堂。馬超說了些冠冕堂皇,又不失面子的話後答應歸降了。
接下來的是也就順理成章了。馬超舉兵來降,曹『操』好一陣安撫。又許諾了很多好處,賞賜更是豐厚無比。弄的馬超都有些受寵若驚。
隨著馬超的投降,曹『操』也就自然而然的將涼州收入囊中。也可以說八百里秦川自此已經姓曹了。接下來曹『操』若要考慮的就是如何休養生息、積蓄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當曹『操』全取關中的訊息傳回建業時,第二屆科舉考試也正式開始了。
曾麒只是對馬超降曹一事略微有些驚訝,不過轉瞬就放在腦後不再關注。曹『操』全取關中各地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沒什麼好意外的。當務之急是辦好這次科舉,多選些有用之才,然後再他的戰略佈局堅實的完成,那誰也阻止不了自己一統天下。
曾麒和六部百官對這次科舉的重視還要遠遠的超過首次。不僅僅是因為各地官員的大量短缺,還意味著這次科舉成功舉辦以後,這種選才的制度就會日漸成熟,並且深入人心。各大世家門閥再也沒有力量和理由跳出來阻止了。
蔡邕,這位書院碩果僅存的大儒,在被曾麒改變了慘死長安獄中的命運後,如今已經年近七旬還是神采奕奕。此次科舉的主考也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老爺子的懷裡。當然了,事實上誰也不敢搶這個主考官,包括曾麒自己。
這次科舉考試雖然不像上次那樣手忙腳『亂』,但畢竟中原各州沒有經過縣試、郡試,對於參加人數拿捏不準,從而導致了一些混『亂』。不過早有準備的各部協同合作,也順順利利的將其辦的十分圓滿。
數天的閱卷後,取了前兩百名,被點為進士。當然了,曾麒並沒有像後世那樣分什麼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等一些等級,那些東西等以後在慢慢完善吧!
看了完了錄取名單後,曾麒搖了搖頭。果然沒什麼名人。建安六年左右,也就是公元201年左右,正是三國時期人才青黃不接的時候。
老一輩才能之士早就都名花有主了(基本上都在曾麒麾下)。新一代還沒成長起來,像陸遜、馬良等三國後期的頂尖人才如今還只是十幾歲的少年。鄧艾、鍾會此時恐怕還撒『尿』和泥玩呢。除了一個被他強制拘來的司馬懿以及他哥哥司馬朗外,曾麒沒看到熟悉的名字。
不過這些人中也不是不可能隱藏著一兩位大才,因為經過曾麒的數年努力和支援,書這種東西不能說已經普及了吧,但也不再是奢侈物,從寒門子弟迅速崛起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不過這些錄取的學子光看文章分辨不出能力大小,只有以後實踐中再看了。
“岳父大人,就將司馬懿點為今科頭名,你看可好?”曾麒爭取一下老爺子的意見。
“嗯!不錯!”蔡邕一捋花白的長鬚然後問道:“那榜眼、探花如何抉擇?”
“就由岳父大人以及各位考官做主可好?”曾麒興趣缺缺的說道。
“嗯!呵呵!”蔡邕對這個提議顯然很滿意,笑呵呵的和一幫主考退下去商議了。
“老師!嘉覺得由考官決定名次這個決議不妥,這個先例也不能開。”郭嘉在蔡邕退去後說道。
“侯爺!詡也覺得不妥。考官的權利過大了,要是…………”
曾麒明白二人在擔心什麼,“放心吧!這都是權宜之計,以後的科舉不會這麼鬆散。本侯還會加上殿試一項,到時當場點出前三甲。”
不理二人的疑『惑』,更沒有解釋殿試是什麼,曾麒就接著說道,“這個司馬懿本侯會讓他進入參謀部,你二人要多費心給我盯住他。”
對於二人的疑『惑』曾麒沒有解釋,只說了一句大漢廣為流傳的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