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2/4 頁)
只要自己將剩下半枚仙丹服用下去,身體出現的種種毛病,一定會得到緩解,甚至擁有一些無法想像的能力,只是如今體內蘊含的藥力已經太過充盈,達到了他所能承受的極限,得容身體適應一段時間,才可繼續服用,估計要將這枚乾元造化丹全部服下,至少需要兩三個月時間,如今當務之急卻還是躲過平都山福地這次大劫,先摸清局勢,做好隨時抽身離去的準備,免得受殃及池魚之災,他停了體內元氣周天的運轉,撤去四周禁制,推門而出。
小院之中有一個酆都大帝安排下來,專門負責打理他起居用度的鬼修,已在門外守候了四五天之久。
此刻正懷抱著走廊邊的一株梧桐,極為緊張的看著天空。
頭頂陰雲積聚,雷霆翻湧,斗大的篆字彷彿天上的星辰一般,密佈了整個天穹,隨著耀眼的電芒綻放出灼灼光輝,一個半丈直徑的通道逐漸在陰雲中顯形,像是漏斗一般不停的旋轉,空白之處越來越大,只是有些篆字像是頑固生根了一般,無論那通道如何擴張,始終嵌在原來之地,像是一個個無法抹除的疤痕,在離通道不遠處,幾座險峰直插天際,所有山頭都是一片寂寥,只有風吹草動之聲,走獸、飛禽早已被雷霆震怒驚走一空,漫山遍野都找不出活物的痕跡。
那小鬼看的格外的專注,哪怕楊繼業從屋內走出,也沒有發覺。
天穹之上的通道終於擴張到了四五丈直徑,流沙一樣的人影開始從通道另一頭湧入,兩名陽山小洞天修士周身為清光環繞,手持一黃銅圓鏡,揚手一揮,兩道碗口粗細的白光頓時刺破了虛空中的陰暗,猶如長劍似斬向腳下山巒起伏的大地,白光照射之處,草木燃燒、山石焦黑、河水直接冒起濃濃的白霧,竟然是精純至極的太陽真火,兩人目光環視四野,太陽真火隨之鋪陳開去,猶如烏雲洞開,使得身下數十里山河都一片光明,出奇的安靜,沒有一個鬼影。
兩人臉上出現一抹狐疑,隨之便被遠處山腰上那幾座巍峨輝煌的宮殿所吸引,神識感應卻被禁制大陣所阻隔。
然而其中傳來的歌舞、絲竹之聲卻是相隔十餘里之地也能隱隱聽見。
兩人當即不作停留,轉身折返,從通道離開,在永珍靈符大陣另一方,百餘修士懸空而立,寬大的道袍在浩蕩的天風中獵獵作響,威嚴至極,每人手中都持著一塊黃銅圓鏡,鏡面之中太陽真火猶如潭水盪漾,隨著層層漣漪散開,一股熾熱的高溫瀰漫開來,使得整片天穹都充斥著一片極為陽剛的氣息,彷彿任何陰晦之物都會被驅逐一空,這百餘道人,竟然都是精通《朱雀火訣》之輩,而且陽山小洞天不惜耗費巨資,為每人都配發了一塊‘曜曰朱雀採火神鏡’。
雖是仿製,但成色絲毫不差,最低都達到中階靈寶的檔次。
而且太陽真火正是鬼魂最為懼怕之物,不難想象這百餘修士會對鬼修形成一種什麼樣的碾壓之勢。
除此之外,每人腰間還配備一個青皮葫蘆,上面刻滿咒文、符籙,也是陽山小洞天為此戰專門趕至的一批靈寶,名為‘煉魂葫蘆’,鬼修戰鬥力雖然不足為懼,但極為難纏,被神通打散之後,只要有喘息的時間便能夠恢復過來,若不能一次姓趕盡殺絕,這般週而復始也是極為棘手的,這‘煉魂葫蘆’也是專門為此而生,這些鬼修被打散之後,只要被收入其中,便會被煉成一團灰燼,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可以說陽山小洞天為了此次大戰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機。
雖然抽調不出足夠的人手,但在裝備配置上,卻無處不針對鬼修的軟肋。
在那百餘修士中間,一團五彩祥雲之上,三個年色衰老的道人並肩而立,雖沒有一絲顯赫的氣息散發出來,然而不見幾人有任何動作,那浩蕩猛烈的罡風吹到幾人身前之時便消弭無形,連他們衣角都無法撼動一絲一毫,這三人自然便是陽山小洞天派出負責此次攻打平都山福地的領頭之人,‘琉光’‘淨塵’‘淳一’三位金丹人仙,‘琉光’‘淨塵’兩人位列三十六府君,然而年紀已老,又一直無法提升境界增加壽元,離大限之曰不遠,如今實力已經開始下滑,所以未被調往十萬大山之中圍剿‘牛頭鬼將’,二人已是擔不起如此重任,那淳一老道是海外散修,非道門正統,因此也沒資格涉及這等隱秘之事,才被留在了彭城。
那兩名負責刺探情況的修士去而復返,已是瞭解到平都山福地內部的情況,飛上前來,將所得資訊彙報三人。
“如今平都山福地內部盤踞的鬼修毫無警覺,在原先道宮的遺蹟上修了幾座大宮殿,其中有絲竹鼓樂之聲傳來,想必是在飲酒作樂,而且酆都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