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3/4 頁)
會補的,大家放心!
第兩百一十三章發起挑戰
雲中子的回答,歸結為一句簡單的,通俗易懂的話就是,“我是道教之人!”
雖然前面加入了很多額外的東西,但是無非就是為這句話做鋪墊。
而事實也證明,雲中子前面做的這一系列鋪墊,的確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至少眾人現在在立場上來說,是站在了雲中子這邊,支援雲中子所說,贊同他的話。
甚至就算是與他有仇有怨之人也只得沉默,不能反駁。
而對雲中子這話感觸最大的人並不是通天教主,也不是準提道人,而是老子!
為何是老子呢?
因為老子走的是忘情大道,在他的思想中,有感恩,但他覺得這一切都是有因果關係的,與機緣有關,所以他從未考慮過要去感恩,或者說如何感恩。
洪荒講因果、道機緣,我救你,我殺你等,這些都是有因果存在的,我收你為徒,你我有緣,我賜你道法,賜你法寶等,這些也是與機緣有關,然後又變成因果。
這些因果看起來神秘莫測,其實說得簡單點,可以用兩個詞來代替————仇怨與恩惠!
而對這些因果,洪荒眾人選擇是交給天道,讓天道來安排如何償還,這其中自然不包括雲中子。
這也是雲中子與洪荒眾人不同的一點,來到洪荒雖然時常可以聽到因果之說,但他對因果真的不是很瞭解,這正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雲中子也是當局者迷。
現在的老子是聖人,不沾因果,但是他以前未踏上混元大道時,自然也是有因果存在的,那個時候的老子與洪荒其他人一般。也是將因果的一切交給了天道。
老子知道感恩,以前的老子身上更是有因果,可他走的是忘情大道,所以他在將這些慢慢淡化,或者說是不讓這些情緒影響到自己的修煉。
而現在雲中子突然說出如此一番關於感恩的話來,這對老子來說,自然感觸甚多,就彷彿一個人失戀後正想要拋開一切情愛而出家時,突然又有人在他身旁談論戀愛如何美好,如何讓人痴迷等。他自然會受到刺激。
而一般情況下來說,受到如此刺激後,將會有兩種情況,一種便是受到刺激後改變想法;另一種則是這樣的刺激讓他更加堅定自己心中的想法。
至於老子將會如何,無人能知,當然,現在的眾人並不知道老子已經受到了雲中子這番話的刺激。
“哼,好一個感恩!”
準提道人面色陰沉,比此時的天氣還要陰霾。他自然清楚雲中子那一番話的用意,但他並未點破,因為他明白即便說了也是多餘,何必做無用功。
準提道人突然嘴角一咧。臉上浮現一絲笑意,看著雲中子然後道,“有恩,自然要報;而有怒。則不吐不快!”
“不好!”
雲中子一聽準提道人此話心中便咯噔一聲,下意識的就感覺到一絲不妙。
準提道人對著雲中子說完這麼一句話後便不再理會雲中子,而是轉過頭看向老子。問道,“大師兄,聖人有聖人的尊嚴,如果有人膽敢對聖人不敬、不尊,將如何處罰?”
雲中子聞言神色一動,心中冷聲道嗎,“哼,原來想以此對我出手,恐怕大師伯不會讓你如願!”
老子面色平靜似湖,雙眼深邃似浩瀚星空,他看著準提道人,道,“道友覺得該如何處罰?”
老子並未回答準提道人的問話,反而將這個問題拋給了準提道人,這讓準提道人異常惱火,他非常想說一句,“是貧道在問大師兄,大師兄怎麼反問起貧道來了?”可他不敢,因為老子是大師兄,是聖人之首!
準提道人只好將心中的答案道出,“冒犯聖人之威,自然該當受劫,要麼直接滅殺,要麼將其封印,大師兄認為如此處罰可還得當?”
老子搖搖頭,道,“既然道友心中已有答案,何必詢問貧道?”
準提道人滿不在乎的一笑,然後看向雲中子,向老子說道,“雲中子屢次冒犯貧道,不顧聖威,理應當斬,然貧道乃是慈悲之人,不願多造殺戮,所以貧道打算將其封印,以作懲戒,大師兄以為如何?”
“哼,果不其然,到了此刻居然還不死心,這個混蛋!”雲中子在心中暗罵準提道人,恨不得將他的鞋底狠狠的印在準提道人那張老花臉上。
老子搖頭,道,“雲中子冒犯道友,理應受懲,但道友既然已經將其擊成重傷,懲戒了一番,且道友乃是聖人,應有慈悲胸懷,依貧道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