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4/4 頁)
李林甫既為首席宰相,又兼任隴右、河西節度使並吏部尚書,集大權於一身,示淫威於朝野。天寶年間改易官名中任右相,加光祿大夫,遷尚書右僕射。天寶六年加開府儀同三司,賜實封(土地、財產、人身)三百戶,恩寵已達極點。李林甫京城府第建築麗比皇宮,後來玄宗又將長安城東的薛王別墅賞賜給他。林甫喜愛聲色之娛,玄宗還賜給兩部女樂伎人,至於天下稀有珍寶曆年所賜無法計算。李林甫侍妾甚多,女寵、男寵共有五十多人。
按唐朝舊有制度,宰相外出不以儀仗開道,不顯耀威儀。一般士民遇宰相行路也無須迴避,李林甫則與眾相不同。他自覺結怨甚多,擔心刺客害己。他出入朝廷和自己府第,須有大隊人馬,前呼後擁,嚴加保護。他所乘車馬的百步之外,均派士卒清道,驅趕往來路人。他的住所,更是重關複壁,警衛森嚴。他每晚要換幾個睡覺地方,連他的妻妾兒女也不知他在何地歇宿。他有二十五個兒子,二十五個女兒,成材的甚少。兒子李岫是一個頭腦較為清醒的人物,對他的所作所為耽心害怕,又莫可奈何。
一次李岫哭泣著對他說:“大人身居高位,經事日久,樹敵太多,一旦禍至,那時想當一個平民百姓都不可能哪!不如趁早急流勇退!”
李林甫權勢正盛,如烈日炎炎,怎麼聽得進他兒子的忠告。他非常不高興地回答說:“已騎在虎背上,沒法下來啊!”
這是實話,他只能在虎背上騎下去。
楊國忠初列朝班之時,李林甫並不在意。認為楊國忠的機智與狡詐遠遠不是他的對手。及至貴妃楊玉環專寵內宮,滿門富貴之後,李林甫想加以抑制,為時已晚,徒喚奈何。剛好其時西南少數民族發動叛亂,李林甫以楊國忠兼任劍南節度使為由,把他逐出朝班,遠鎮西南邊鄙,雖能擁兵自大,總比放他在朝廷礙手礙腳的要好得多。
這時正寵貴妃的玄宗卻是另一種想法,為了討好楊玉環的歡心,讓楊氏一家雞犬升天,正欲授楊國忠宰相之職,怎麼能讓其永駐邊睡呢?所以在楊國忠辭行之日,玄宗特地囑咐,把邊事安置好以後回京,另有任用。玄宗寫給楊國忠的一首送行詩中,就清楚地表明瞭要任他為相之意。李林甫內心雖然十分不悅,但也無可奈何。加之這時李林甫已患重病,力不從心,無法和楊國忠一較勝負,只有唉聲嘆息而已。
天寶十一年(公元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