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頁)
這些問題誰也回答不清楚,只有看下去,才會有一個結果的。
第137章蜀中唐門(上)
李魏一行五人自從接到郭猛的書信後,就在第二天早上離開壽州向著劍南道成都府的方向趕了過去,尤勇依舊做了馬伕,李魏一家五口幸福在坐在馬車上看著沿途的風景。壽州距離成都府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如果抓緊自己趕路的話,半個月的時間也足夠了,一路上停停走走的,結果,他們一行七人硬是在路上走了二十六天的才進了成都府的管轄範圍內,怪誰,誰也不能怪,誰叫李魏七人中都很少在外面行走,對於一些美好的景色留戀往返其實也很正常不過的,女人總是喜歡美好的東西,見到風景優美的地方,總是會停下來,好好的玩玩。
尤勇這個馬車伕倒是滿盡職的,對外面很多東西他都懂,所以,又有了另外一份工作——導遊,每到一個地方,尤勇總會將這裡好玩的地方告訴李魏六人,讓他們六個選擇,是否需要停下來好好的玩玩?尤勇心裡很焦急,真的,事關排幫能否在成都府內站住腳,可是,他急,並不代表李魏六人也急,畢竟距離比試的時間還有那麼長的時間,只要能在時間內趕到成都府裡,那就行了,催!他敢嗎?有小魔女劉水在,他可不想被劉水給虐待!劉水在尤勇的心裡永遠都是一個惡夢,尤勇也不知道為什麼李魏會受得了劉水的脾氣,如果換做是他尤勇的話,估計早就離家出走了。可是,尤勇哪裡知道劉水在床上時的滋味啊!那身懷十大絕世名器的女人,沒有福分的人又豈是可以享受到的。
成都,在唐朝的時候也稱為益州,處於位於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較少。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6。2℃,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3℃,年極端最低氣溫為—5。9℃,最熱月出現在7~8月,月平均氣溫為25。4和25。0℃,最冷月出現在1月,月平均氣溫為5。6℃;年總降水量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別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為12和1月,月降雨量分別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現在5~9月,常年暴雨出現的始終期分別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繡”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成都是中國城址未變、延續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於前211年)僅次於江蘇的蘇州(建於前516年)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即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繡”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李魏一行七人進入成都府後,已經是天寶五載五月中旬了,在李魏七人剛進入成都府境內時,郭猛便派人前來迎接他們七人一行,當來到排幫在成都府境內臨時的總壇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李魏六人在一間客廳裡到郭猛,郭猛雖然跟六人分開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可是,大家一見面,氣氛還是非常融洽的,陪著郭猛一起的還有他的父親郭衷,聊了不久時間,在吃晚飯的時候,郭衷藉故離開了。
閒話聊完後,郭猛終於將話引入了正題:“李少俠,老朽感謝你們一家大老遠的從壽州來到成都府,幫我們排幫,在這裡,老朽代表排幫所有弟子敬你一碗。”
郭猛端起酒碗,站了起來,酒碗很大,估計就著一碗酒也就有半斤左右的樣子了,看見郭猛端起酒碗,南宮香兒五女微微皺起了眉頭,可見郭猛一臉誠心的樣子,也就沒有開口阻止李魏了,畢竟在有些場合下,男人跟女人的交流方式是不相同的。
“應該的,應該的,在太湖的時候,郭幫主你們排幫的兄弟可沒少照顧我們一家子,現在既然郭幫主你看得起我們一家六口,怎麼著,我們也得過來幫郭幫主你撐撐場面不是?”
李魏也站起了身,看了看手裡的酒碗,頭有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