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3/4 頁)
他身邊那黃衣喇嘛弄得鬼,看這喇嘛的風度神采,應該便是那蒙古國師八思巴了。”
提到八思巴,天寶登時想起已故的恩師覺緣,雙目射出凌厲的殺機。
忽必烈身邊的八思巴心中竟立即生出感應,抬眼恰好迎上天寶投來的目光,俊美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溫和的笑意。同時繼續透過虛按在忽必烈後背的手掌匯入一股溫醇平和的力量,助他將聲音送到襄陽城上。
“朕此次前來,欲與南方的英雄豪傑會獵於疆場。在大戰之前,尚有一件舊事需要解決。朕身邊這位高僧,乃是我大蒙古國師八思巴上師。三年前,上師因素聞大宋人傑地靈,高人輩出,因此有南下拜訪之意,只可惜因事耽擱而未能成行。此次上師隨朕前來,正有踐行前約之意。朕聽說江南豪傑此刻盡都薈萃於襄陽,因此特在兩軍陣前建了這座‘論道臺’,上師將於臺上恭候諸位高人賜教!”
言罷,忽必烈退後幾步,笑吟吟地在一張寬大龍椅上端然穩坐,擺明一副看戲的模樣。
八思巴則下了輦車來到高臺下,沿著木梯一步步了上去,面對襄陽城的方向合十施禮,微笑道:“貧僧八思巴,恭候各位指教。”
此時城牆上已經有許多來助戰的武林中人聞訊而來,為首的便是江南武林盟盟主“九現雲龍”言未濟以及“不歸島”島主燕沖天,天寶與張君寶身邊,又多了一個虛枕溪。
眾人遙望對面高臺上的八思巴,神色都頗為凝重。
在場的沒有一個蠢人,不用旁人提醒也猜到對方是要藉此舉來挫傷己方將士的銳氣,但放著一個公認天下第一人的八思巴在哪裡,雖然人人明白對方的計策,卻又沒有應對之策。
“南無阿彌陀佛!”便在眾人躊躇未決之時,城內忽地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貧僧不才,願來領教上師高明!”
第一百六十章 單挑
消失了整整三年的禹天來緩步走上城牆,先與城牆上的眾人見禮,然後轉向城外面向那高臺上的八思巴合掌施禮道:“貧僧天來,見過國師!”
“原來禪師便是近年來名聞天下的‘伏魔慧劍’。人常道‘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今日得見禪師,方知此言不虛。與禪師此等人物為敵,當初貧僧那徒兒伯顏落得敗亡之局,卻是一點也不冤了。”八思巴雙目平靜如古井不波,即使提到自己的弟子伯顏,神色也依舊淡然絲毫不見怒色。
禹天來微笑道:“國師過獎。”
說到此處,他轉身對虛枕溪、天寶與張君寶笑道:“終於等到了今日這一戰,還請三位將這機會讓與貧僧罷。”
虛枕溪面上現出擔憂之色:“天來兄你當真要獨自與八思巴一戰?”
禹天來含笑點頭:“當初貧僧在閉關之時,便已經說了要以三年蘊養一劍,枕溪兄應該不會令貧僧白白浪費這三年的時光罷。”
虛枕溪與天寶、張君寶面面相覷,當初覺緣遺言是讓他們四人聯手對付八思巴,但禹天來服用了“無極仙丹”之後,修為進境遠遠勝過他們三人。當時他言語中已經透露出閉關潛修三年,然後找八思巴單挑的意思。如今事到臨頭,儘管他們都已不能揣度禹天來經過三年潛修之後修為究竟到了怎樣的境地,但對手既是號稱天下第一人的八思巴,便由不得他們不為之懸心。
天寶知道禹天來平日裡最好說話,但一旦做出決定便不容更改,只是他還是想做最後一次努力:“師兄,我們四個人一起出手把握會更大一些。以那八思巴的身份,應該不會拒絕我們聯手挑戰……”
禹天來擺手道:“天寶,我畢生追求只在武道一途,八思巴是一個很難得的對手,這一戰將是我武道之途中最重要的一座里程碑。而且天寶你應該瞭解我,我既然敢獨自出戰,便是有了一定的把握。”
天寶見無法令他改變主意,便只能竭盡全力為他保駕護航。他上場與對面的蒙古人交涉一番,然後親自率領一支精兵出城為禹天來壓陣。蒙古軍依照方才的約定略向後撤,雙方以那座高臺為中心遙相對峙。
禹天來拾級而上,來到八思巴對面。
八思巴望著面前比蹤跡年輕許多的對手,忽地發出一聲悠悠輕嘆。
禹天來緩緩拔劍出鞘,微笑問道:“國師因何而嘆?”
八思巴搖頭道:“貧僧只嘆今日之後,天下又少一可做對手之人。”
禹天來可以感應到對手的惋惜發自內心,唯其如此才愈發的可怕,因為這意味著對手已經真正擁有了一顆凌駕於芸芸眾生之上的“無敵”之心。這“無敵”之心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