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打的天昏地暗,不僅使得一位聖人身死,聖人之下最頂尖的大能殞命十二位,連洪荒大陸都徹底破碎。不
周山以西的部分直上雲霄,並一分為九,形成九天仙界。
不周山以東部分因為仍儲存著天地元胎,故而仍是九州大世界的根本,但再叫洪荒大陸已是不合適,因而改為九州大陸。
一戰過後,整個洪荒世界的格局都發生了劇變。
若是大戰就此塵埃落定倒好,洪荒大陸雖然元氣大傷,但休養生息數萬年也還是能恢復繁榮。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雙方的這場大戰竟然引來了天外生靈的窺視,這些生靈強大無比,其中最強者堪比聖人,而在來犯的天外生靈中,這樣的人物足有八位。
面對滅族危機,先前還打的你死我活的洪荒大能再也顧及不上先前的仇怨,暫且摒棄前嫌,一同抵禦後來被稱為域外天魔的天外生靈。
這是洪荒世界所有生靈的生死大敵!
然而,因為這些洪荒大能都剛剛經歷的曠rì持久的大戰,受創頗重,即便修為高絕,也是抵擋不住。
在域外天魔的第一次攻擊中,先前受傷頗重的黃帝、祝融、上清道人、奢比屍便相繼隕落。
而在之後的戰鬥中,白帝、太清道人、蓐收、孔宣、燭龍、白虎、朱雀、地皇神農也是相繼身死。
最後要不是鴻鈞道祖施展通天秘法暫時將盤古幡、太極圖、東皇鍾、誅仙劍合二為一化為開天神斧,力挽狂瀾的一舉將域外天魔的領軍人物重創。
再加上天皇伏羲和女媧娘娘以身化陣,化為先天初始陰陽大陣,怕是九州大陸早已換了主人。
這此大戰,雖然打退了域外天魔,但九州一方卻也失去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女媧娘娘四大聖人。
太清道人、上清道人、祝融、奢比屍、蓐收、燭龍、朱雀、白虎八名堪比聖人的頂尖大能,其他先賢大能也是隕落無數。
若不是十二巫祖中的后土在此次大戰中成就聖人,九州世界怕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一名聖人坐鎮了。
而頂尖大能中也只有玉清道人、青龍、玄武碩果僅存。
這場大戰給九州世界帶來的變化還不止如此。
天皇伏羲和女媧娘娘所化先天初始陰陽大陣雖然讓域外天魔無法降臨九州大陸,卻也使得道祖等人也無法降臨。
而自此之後,下界中人修到金仙之上便會受到牽引,突破先天初始陰陽大陣,來到九天仙界,是以才有飛昇仙界一說。
至此太古時代終結,上古時代開啟。
太古之時,五帝皆盡隕落,雖然如此,但在此之前五帝先後和十二巫祖、魔帝蚩尤開戰,打出了赫赫威名,也打造出了威名貫徹寰宇的太古王庭。
到了上古初期,太古王庭的餘威尚存。
在此基礎之上聖王堯建立了上古王庭,堯飛昇之後將王位傳給了舜,舜飛昇之後又將王位傳給了禹。禹隨後建立上古第一個王朝——夏。
禹飛昇之後卻是以宗法取代禪讓,將王位傳與自己的兒子啟。
上古王朝夏自禹起到桀終,歷經十四代,十七王,五萬兩千年,終被商湯攻滅,以商代之。
上古商王朝開啟於湯,亡於紂,共歷二十七王,綿延五萬七千載,後被周取而代之,周也成為了上古時期最後一個王朝。
周武王建立的周王朝,共歷三十七王,統治九州八萬載。
和夏王朝、商王朝有所不同的是,周王朝在周幽王時期,諸侯並起,國都一度被攻滅,王庭式微,以此為分界,上古周王朝被分為了西周、東周兩個時期。
而東周又被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九州世界有一個鼎盛時期,期間湧現出了諸多光耀萬古的人物,當時的九州世界之強,幾乎不下於太古最鼎盛時期。
這些大能創立出了無數道統,而這些道統以孔子的儒家,老子道家,墨子的墨家,釋迦摩尼、菩提老祖的佛家為首,這無數道統共同構成了上古時代百家爭鳴光輝燦爛的一頁。
但是,此時距離上次域外天魔的大舉入侵已將近二十萬載,域外天魔經過二十萬年的休養生息已經恢復了實力,又覺得不能讓九州世界在發展下去了,於是再次大舉入侵九州世界。
幸而,在此次大戰中老子、孔子、釋迦摩尼、菩提老祖、墨子先後成聖,又湧現出無數驚才絕豔之輩,最終靠著這些絕世人物再次將域外天魔的大舉入侵打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