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1/3 頁)
沈秋華覺得經歷了前世那樣的爭鬥之後, 自己已經不大能夠被一些事感動了。她的心已經冷了。然而在看到電影中青山鎮的人眾志成城,共禦外侮的時候,她感覺自己的血還是熱的。這種感覺遠遠超過她拍戲時候的感覺。拍戲的時候是分段拍攝,雖然有導演和劇本給出情緒, 但是終究沒有這種畫面和音樂共同營造的場景來得震撼人心。
她知道自己流淚了。然後她感到自己的手被人握住。
楊瓊的手緊緊握著她的手,給了她無聲的安慰。銀幕上的光影照得兩人的臉上明滅不定。
沈秋華沒有轉頭,只是任由楊瓊這樣握著。她知道, 無論自己是什麼狀態,身邊總還有這樣的一雙手給自己溫暖的。
電影結束。清潔人員進場。兩人戴上帽子口罩起身出了放映廳。商場已經關門了。兩人從影院的專用電梯下來, 馬路上的車流也不算多。遠處高低不同的建築物, 都閃著燈光。這裡的城市亮化工程做得不錯。
“我們能有今天的生活,是那些人用命換回來的。無論過去多少歲月,那些人都不應該被忘記。”沈秋華感慨地說。
楊瓊從小就接受這種“勿忘先烈”的教育,尤其是當兵以後更是這樣, 所以並沒有沈秋華那樣的感觸。
沈秋華轉頭看著她, 目光中有些一些複雜的情緒。
“怎麼了?”
“我想知道,你看電影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沈秋華好奇, 楊瓊並不是一個比自己還冷血的人, 為什麼沒有自己這樣的感動?
楊瓊拉著她邊走邊說:“我的這種感動大概還停留在小學的時候。這種東西接觸多了,就麻木了。我們在部隊的時候每週都要進行政治學習的。”
兩人上了車。沈秋華邊系安全帶邊搖頭。“你大概就是看得多了, 以為自己麻木了。如果你穿越回那麼年代,你會怎麼樣?”
“那還用說?”楊瓊發動了車子, “當然是拿起槍桿子和小日本幹啊!”
沈秋華低頭笑得肩頭直晃。
“你笑什麼?是個中國人不都是要這麼做的嗎?”楊瓊搞不懂這有什麼好笑的。
沈秋華抬頭, 外面的燈光照在她的臉上, 依舊是驚心動魄的美麗。“楊瓊,你心如赤子,從未改變。”
這……這是在誇她嗎?楊瓊咧嘴,“我這叫不忘初心。”
“是啊。這是你最難得的地方。多少人抱著濟世救民的理想走進官場,卻為了權勢,為了名利,早已經變了模樣。就連皇上……”她說到這裡突然頓住。
“沒關係,那是你的經歷的一部分,我不會介意的。”楊瓊體貼地說。
沈秋華看著車窗外的景物,“皇上繼位之初也曾經想做一個盛世明君的。那個時候他每天批閱奏摺到凌晨,很少進後宮。皇后每每都要苦勸皇上注意身體。”
“後來呢?”後來的皇帝楊瓊是見過的。算不上是個昏君,但是距離盛世明君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皇上革除積弊的決心是好的,可惜有些『操』之過急。新君繼位,最忌心浮氣躁。家父曾上書勸導,奈何那時皇上已經將朝臣全都視為敵人。家父勸皇上緩緩圖之,皇上便將矛頭直指沈家。”沈秋華嘆了口氣,“父親其實早就明白,新君繼位,沈家枝葉太過繁茂,必然為皇上所顧忌。君弱臣強,歷來是為臣大忌,沈家退隱勢在必行。只是他希望能夠幫助皇上整頓官場之後再退隱。他以為這點時間皇上還是會給的。”
結合沈家後來的做法,顯然皇上並沒有如沈家老爺子所想的那樣做。
“皇上很快就學會了為君之道。”沈秋華輕笑一聲,“他開始制衡朝臣,壓制武將。如果不是家父臨走時留了一手暗棋,恐怕連周老將軍的兵權都要被奪了。”
楊瓊可以想象當時的沈秋華是個什麼心情。她說自己是赤子之心,她又何嘗不是呢?沈家子女都已蒼生黎民為己任,可她偏偏擔了個寵妃的名頭。會有多少明槍暗箭?會有多少流言中傷?
“那是朝局動『蕩』,邊關不穩。我坐困深宮,訊息不通。就是在那是,我發現自己有了身孕。”沈秋華絕少提到孩子的事,不知今天是怎麼了,她的目光始終望向車窗外,平靜地訴說著前世的經歷。“我那時身體本就不好,所以胎相不穩。原本我想著封鎖訊息的,只是經常傳太醫到底『露』了訊息出去,所以就被人害了。”
她終於轉回頭,“楊瓊,前世不能以完璧之身許你,是我對不住你。”
楊瓊的車剛好停到了酒店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