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1/2 頁)
沈秋華雖然不是前世的宮妃,到底還有些千金小姐的習慣。拍戲吃苦她受得了, 但是回來休息時蓋著村民厚重的棉被, 她就有些受不了了。知道這是村民家裡最好的東西了,她也不多說, 只是忍著。
楊瓊知道她已經幾夜沒睡好, 看著臉『色』一天比一天差。這可心疼死楊瓊了。她上網相中了上好的蠶絲被,快遞卻不肯送進山。她索『性』給劇組的人一人買一床被子, 考慮到資金問題, 蠶絲被改成了駝絨被。賣家那邊直接發了物流, 她又價錢讓物流公司直接送進山。不過她要的數量多, 就是賣家有庫存,一時間調出這麼多也需要時間,兩天之後才發貨。物流倒是很快, 兩天就到了,不過送進山裡又過了一天。
對於這件事, 沈秋華是十分贊同的。她的片酬一直在漲, 因為她最近接的都是電影, 片酬其實還算合理。如果她接電視劇, 那麼幾乎達到一個天價片酬了。原因很簡單,她有電影獎項, 規格就在那裡擺著。加上顏值高,演技好還肯吃苦, 請她來拍戲實在省心, 而且自帶流量話題。尤其是現在, 她得到影帝駱華的照拂,多少劇組拿著大把的鈔票等著請她呢。
可惜她接完這部戲之後後面的本子一概都推了。但越是這樣越顯得她是稀缺資源,炙手可熱。
棉被運到,沈秋華讓齊悅和柳瑜去送。劇組上下從演員到工作人員都有,東西不貴重,但是實用。每個人,包括那些老藝術家們都樂呵呵的,雪中送炭就是這個意思了。
當晚沈秋華終於睡了一個安穩覺。第二天的臉『色』也好了很多。楊瓊這下得了便宜,村裡資源太少,她想燉補品都買不到新鮮食材,於是她全部從網上訂購,然後走物流進山,無非就是多給點物流費。後來,整個劇組的後勤部門都覺得這個辦法比出山採購更加方面,全都採用了這個辦法。一車一車的東西源源不斷從山外面送進來。
“我看小楊這腦子啊,適合搞後勤。”導演韓勇說。
“導演,我這都是被『逼』的。你看秋華,從進山到現在,人又瘦了一圈。這還是我一天三頓這麼給她補身子呢。”楊瓊忍不住叫苦。
沈秋華這會兒在和京劇藝術家章玉笙探討京劇。她的戲份不多,所以一天裡會有很多空閒的時間。劇組裡這麼多老藝術家,她哪能放過?先從自己最熟悉的章玉笙下手。
章玉笙之前和沈秋華合作過《巾幗名醫》,那時候就對這個年輕女演員印象深刻。這麼漂亮的年輕女孩,一點時下新人演員的驕矜之氣都沒有,反而有種年輕演員身上很難看到的如華氣質。相處下來,他發現沈秋華知識淵博,尤其是古典知識學得極為紮實。加上沈秋華跟著魏越彤學習京劇,和他也算半個同行,能聊的相同話題很多,所以那個時候,兩人就處得不錯。
這次再相見,章玉笙發現沈秋華的演技比那時候有了很大的進步。京劇也是,在外行聽來,已經分不出她和專業京劇演員的區別了。
“秋華啊,你這身段,夠個上臺的標準。只是你這嗓子……”章玉笙頓了一下,“終究是差了一點。”
這話沈秋華不是第一次聽說了,她明白很多事不是努力就能成的。“師父,我知道。魏老師已經跟我說了。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我只是喜歡。”因為在《巾幗名醫》中,章玉笙飾演的是沈秋華的師父,所以她的稱呼一直沒有改變。
“這話就錯了。想登臺那不是野心,那是志向。我打小學戲的時候,捱了多少板子。那時候爹媽把我送到戲班子裡扭頭就走,根本不敢留下來看。我吃了這麼多苦為了什麼?為了成角兒。這叫野心嗎?這不叫。不為了登臺唱戲,誰去吃這些苦啊?你說是不是?”章玉笙手裡捏著兩顆文玩核桃,椅子邊的小桌上是一個小茶壺。他拿起茶壺喝了一口,“你這嗓子雖然不成,其他卻完全不在話下。也是祖師爺賞飯吶!如果在從前,那你也就能跑個龍套,可惜了你這模樣。不過現在好啊,你不能登臺唱戲,可以在電影裡唱戲。到時候找個人給你配上唱腔,你們倆就像演個雙簧。哎,這就美了。”
沈秋華聽了心裡也有些想法。“師父,您說得容易。和京劇有關的電影也確實出彩。可是《霸王別姬》、《梅蘭芳》都有人拍過了,現在拍已經出不了新意了。再說之前拍的都是男旦,女旦有什麼好拍的?”
章玉笙搖搖頭。“丫頭啊,你在這個圈子裡待的時間還短。故事呢得慢慢找。你也說了,男旦都讓人拍了,你再拍還有什麼意思?是時候拍女旦了。”老人家說完這話身子向後靠在竹椅上,閉目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