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4/4 頁)
家,或許只是勘破紅塵的凡人,更或許是妖類幻化矇騙,他們或許是善類,或許是惡類,或許可以指點你,或許隨手滅殺你。”
秦先羽皺眉思索,眼神略有迷茫,“機緣未必是機緣?”
過了不知多久,然後他才忽然有所驚醒。
善原笑問道:“仙君可有所悟?”
秦先羽點頭道:“略有所悟。”
善原問道:“悟得多少?”
秦先羽道:“未足一成。”
“大好!”善原面露喜色,說道:“掌教真人傳信說,倘如仙君未有所悟,今日便可迴歸中州,倘如仙君悟得二三成,也可迴歸中州,倘如悟得一半往上,或盡數悟透,便更不必說。”
秦先羽眉頭微挑,問道:“為何?”
“未有所悟,乃全無悟性之輩,故而不予理會,自歸中州燕地去。”
善原說道:“悟得一成往上,可不必再悟,歸返中州燕地,靜心修道幾年,必有所獲,免得道德仙宗為你操持雜事。悟得一半往上,那便不用來道德仙宗尋這一場機緣造化,因為你悟得的太多了,接下來連道祖之尊,也不能教你什麼。至於盡數悟透,純屬胡說八道,死要臉面,故作姿態,為我道德仙宗所不齒。”
秦先羽半晌無言,然後才道:“我有所領悟,又悟不足一成,又當如何?”
善原面色肅然,說道:“當能面見道德仙宗!”
四百八十二章十三寸先天混元祖氣的少年
秦先羽就處在道德仙宗之內。
但善原轉述掌教真人的話則是稱,當秦先羽有所領悟,且悟得不足一成之後,才能面見道德仙宗。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身在山中不見山。
他如今身在道德仙宗,能見駐世神仙,能見仙禽神獸,能見仙雲靈霧,能見群山起伏。
這是道德仙宗的場景。
他看見了這些場景,看見了道德仙宗的仙人,看見了道德仙宗的仙家景色,但他至今未曾得見道德仙宗。
為了見道德仙宗,秦先羽朝著遠方山峰走去,據說前方有人在等候。
善原奉命服侍他,今日奉掌教真人之命,領著他四處行走,問他悟了否。當秦先羽有所領悟,善原也就功德圓滿,如今退了回去,閉關修行。而這位有所領悟,且悟得恰好在一成以內的燕地小祖師爺,自然會有更為合適的人去引導他接下來的路。
秦先羽走了約有半個時辰,才走到了前方的一座山峰。
山下有座小亭,建在水流邊上。
聽流水潺潺,覺氣息清涼,確是十分舒心。
秦先羽目光落在小亭上,便見到了那個正在等候他的人。
那是一個少年。
並不是貌如少年,而是一個真正的少年。
修道人中,因修行有成,即便上了年歲,面貌也依然不老。比如龍虎真人,壽至二百餘歲,就算年過百餘。也如中年一樣。而對於較為注重相貌的修道人就更是如此。即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