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2/4 頁)
益壽,強身健體。”
可他們終究沒有入內。
下了山,又見一座洞府。
“裡面是玄字輩玄式長老的洞府,百年之前,為溫養金丹而閉關。”
善原聲音稍低了些,說道:“奈何至今百年,未有現身,當初谷逸長老探過,玄式長老已然坐化,人死魂滅,只剩一具遺蛻,以及洞中珍藏寶物。”
“為了尊重,玄式長老洞府中的寶物,至今未取。”
善原低聲嘆道:“如今陣法已經磨滅,若是有人推門進去,或能見到玄式長老遺蛻,得到他的傳承,並得洞中寶物。”
可他們終究沒有推門入內。
然後又是另外一處地方。
這裡是一位仙人閉關之所,內中的那位仙人正值鼎盛之時,沒有坐化的跡象。
接下來又是一處。
“這是本門小師叔祖,二代弟子中排行最末,原字輩,道號原業。”
善原說道:“他老人家修為高深莫測,即便是原字輩中排行末尾,然而卻是二代弟子中最為聲名鼎盛之人,與蠻荒疆域的孟長鋒併為仙神立世。”
孟長鋒乃是蠻荒疆域中極為傑出的一位,天賦資質俱是絕頂,修行快得令人駭然,手段極為兇厲,而此人桀驁不馴,狂妄無比,實為鋒芒畢露。
至於道德仙宗小師叔祖原業,與孟長鋒同一輩,遊歷蠻荒疆域時受一蘇姓學士恩惠,以蘇為名,號曰蘇原業。他行走蠻荒疆域,歷時三年,便有了赫赫之名,被蠻荒疆域無數宗門部落所敬畏,最終竟把他和孟長鋒並列,稱為仙神立世。
而實際上,兩人只見過寥寥數次,但相互之間,卻也不曾交手。
而這位原業小師叔祖也有與孟長鋒相似之處,孟長鋒乃是鋒芒畢露,不加收斂,而他則是迂腐到了極點,若要行事,勢必按照心中所想的步驟,即便結果擺在眼前,也仍是要一步一步從頭到尾作成,才領來結果。
曾有道祖感嘆過:倘如孟長鋒不再鋒芒畢露,倘如蘇原業不再迂腐,那麼此二人前途不可限量。
於是過了許多年,孟長鋒閉關,收斂桀驁之性,改名孟藏鋒。又過了許多年,蘇原業塵世歸來,不再迂腐,行事亦能變化,亦是閉關。
正應了那位道祖所說,這二人改了本性,前途不可限量。
秦先羽和善原並沒有求見蘇原業,而是下了山去。
善原領著秦先羽在山中行走,似乎漫無目的,似乎早有目標。
秦先羽目光略有思索,似乎有所感悟。
他們行走在山林間。
山間時而有仙人行走,身旁仙霧縈繞,氣態飄然出塵。
又見有人盤膝而坐,離地三尺之高,顯得神異。又有人踏空而行,不快不慢,平穩至極。也有人步步生蓮,金光綻放。
有人盤坐樹下,致使草木枯榮。
有人呼吸吐納,白霧凝實,宛如實劍,吹落無數青蔥樹葉,紛紛灑灑。
有人講經說道,身旁環繞飛禽走獸,安靜如孩童,規矩如學子。
有人在潭中垂釣,釣的是蛟龍。
有人在山中伏虎。
有人在山中採藥。
他們是人,但不是凡人。
他們是仙人,乃陸地神仙之輩。
秦先羽心中愈發沉靜。
他隱約能夠感受到道德仙宗掌教真人此舉深意。
ps:發現章節序號又錯了,修訂一下。
話說這幾天被快遞弄得十分惱火,今天幾乎沒休息,不過這兩章很滿意,心情也愉快了些……
四百八十一章道書中的故事,故事裡的轉折
秦先羽尚未踏足修道時,除卻採藥及習讀醫書之外,多是觀看道書,但其中最是吸引他的,便是那一則一則的神仙故事。
有人在河溪湖泊邊上遇上垂釣的老者。
有人在深山林立見到相坐對弈的兩人。
有人遇上同樣採藥的高深人物,對方言辭談吐俱是高深莫測,笑意吟吟,淡然出塵。
有人遭遇兇狼惡虎,結果又被降龍伏虎的道人救下。
有人行走山中,見到有氣質不俗的人物踏空而行,或身繞白雲,或步步生蓮,或踏空如登階。
又比如看見一人盤坐樹下,張口吐霧,如飛劍般,使樹葉枝芽紛紛灑灑而下。
又比如人坐樹下,四季變換,草木枯榮。
有人講道說法,有飛禽猛獸匍匐在側,如學子般傾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