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3/4 頁)
他一聲驚喝,驚動了眾人。
十餘個身材壯碩的男子,手執長矛弓箭,石錘鐵棒,忙趕上前來。而族老雖然年邁,可也是鍛鍊過根骨的人,匆匆趕來。
秦先羽掃過一眼,便發覺這些人都鍛鍊過體魄,但談不上什麼成就,也就相當於世俗武林之間的習武之人。倒是後面那個老人,雖然年邁,但氣息則能比武道大宗師之流,甚至隱隱超出這個界限,要踏足煉體士的境地。
那老者深吸口氣,然後施禮道:“老夫是部落族老,初至此地,不知兩位是?”
秦先羽沒有回話。
元帆見小師叔祖並不回話,便已明白他的意思,於是上前一步,說道:“此乃我門中範圍之內,你們未經許可,擅自踏足我門中範圍,自當前來盤問。”
那族老大驚失色,忙垂首躬身,說道:“這位神仙,我等部落因為出現變故,舉族遷徙,一路行來,遭遇飛禽走獸,又有精怪大妖,死傷慘重,僅剩二百餘血裔,無處安身。後來經人指點,得知這個方向會有安居之地,這裡不會有大妖精怪襲擾,雖有豺狼虎豹,但也還勉強可以抵禦,因而有心在此定居。”
他老淚縱橫,說道:“我們只是想要一個安身之地,並非擅闖貴地,請神仙開恩。”
秦先羽眉頭微皺,沒有開口,偏頭看向元帆。
元帆徐徐說道:“蠻荒疆域之中,類似於你們這樣的部落,數不勝數,總不能讓本門盡數收納了罷?”
五百三十四章緣起緣滅,一念之間
當年燕地設立分宗,初建之時,不知有多少部落宗族,為了躲避蠻荒大妖兇獸的襲擾,意欲搬遷至此,受分宗庇護,但都被拒之於門外。
只有到了後來,燕地弟子游歷在外,有心善者救人,無處安置,只得帶回分宗,久而久之,聚整合群。
正因如此,分宗對於接納附屬部落宗族的事情,才放得寬鬆了一些,開始允許容納蠻荒部落來投。
但想要成為燕地分宗的附屬,卻也不是那般簡單的。
作為燕地分宗的附屬,每年上繳供奉,乃是部落所得的一半得益。而這些部落也並非俗類,大多都有煉體之士,甚至不乏不朽真身之輩,以燕地為依靠,供奉大多也不是凡物。
像是眼前這個部落,不知來歷,不明動機,且部落之內連煉體士都沒有,每年能夠上繳的供奉,等若於無。這一類宗門,是無望在分宗範圍之內立足的。
蠻荒兇險,似這些連煉體士都沒有的部落,是無法在蠻荒之中行走的,可規矩便是規矩,從來便不是同情二字可以作為例外的。尤其是對元帆明途這一類人而言,規矩為重,行事古板,最是不講人情。
百般言語,仍是無法說通,部落之中似乎有人試圖動手。
元帆順手一拍,便見樹木倒了一片,塵埃滾滾。
部落中二百餘人,盡都呆得無法言語。
見說不通話,族老眼睛微瞥,看見落楓。他咬了咬牙。然後低聲說道:“本族之中。有一孩童,天賦絕頂,不若讓他拜師,傳得衣缽,換來我族中立足之地?”
元帆露出漠然之色,心中不屑,暗自想道:“拜我燕地之人為師,傳承燕地的法門。在他眼裡,竟好像是對我們是多麼大的恩惠一樣?”
族老還看不出端倪,只是說道:“之前部落遷移途中,曾遇妖獸,後來被一位老神仙所救,他看中了這孩子的天賦,意欲收徒,併為我部落劃出一片安居之地。只可惜後來因為部落之事,他無法插手,方自遺憾離開。這孩子天賦必然是絕頂的。我等生怕他被人強行帶走,故而不敢發聲。只要兩位神仙願意讓我部落安居在此,便可令他拜師,真心誠意,視作生父。”
秦先羽倒是略感疑惑。
那孩子資質確實不錯,若在三歲以下,以這等根骨,倒是可以被燕地接納。但這孩子畢竟超出了這個歲數,已有了自己的心志想法,燕地必然是不會收的。
但那個救下這部落的“老神仙”為何會動念收徒?
元帆看出他心中疑惑,便即傳音說道:“我燕地把控一州,掌握無盡人口,故而根骨絕佳的資質,從來不缺。但對於一般的宗派,或是散人修道者而言,想要尋到一個根骨絕佳的徒弟,著實是無比艱難的。這個孩童根骨勉強算是萬中挑一,對於尋常修道人而言,實是難求的根骨,且未足十歲,大可培養。”
秦先羽這才恍然。
就如同南梁國,一年誕生數十萬新生孩童,也才挑選出了幾個根骨絕佳的嬰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