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3/4 頁)
。
地方平整,並無異常,但秦先羽總覺十分奇異,這是從先天混元祖氣的感應中得來的異常之感。
他默然片刻,拔出守正劍來,朝著那地方的青石一削,削薄了一層,未見變化。
然後又是一劍。
青石又被削去一層。
但這一次,卻露出一個木盒來。
木盒上面陣法縈繞,斂盡了氣息,把所有氣息都收攏在木盒之內,被陣法掩蓋。如若不是先天混元祖氣的特性,卻也無法發覺。
“藏得如此隱匿,隱得半分氣息不漏,究竟是何寶物?”
秦先羽伸手一攝,把木盒落在手上,仔細看去,發現上面陣法重疊,除非有陣法造詣精深的大家,否則難以破陣。
秦先羽因觀虛老道的緣故,加上自身悟性不差,懷有類似於庖丁解牛的眼力,能夠看出這陣法的諸般紋路,但覺得極為繁複,若要逐一理清,尋出一條可以正確開出木盒的路徑,實是極為費心費力,更不是短時日之間可以辦到的。
他有洞虛劍光,固然可以打破陣法,可這陣法與守門的那道陣法不同,內中物事不知何物,萬一打破陣法,餘威動盪,毀滅了內中物事,豈非可惜?
而若是陣法勾連內中物事,一旦陣法有所變動,內中物事損毀,心中縱然有想法,也成了空想。
“此物想必不凡,且先收了。”
秦先羽翻了一下木盒,便要放入玉牌之中,然而卻忽然見到,木盒背面有字。
唯本座傳承可啟之。
“只有呂陽天尊的傳承,方才能夠開啟?”
秦先羽心中略有恍然,然後把木盒收起,離開靜室。
……
安閣欄至今未見身影,那些極有可能存放寶物的地方,也沒有他去過的痕跡。
要麼他不識天尊洞府的路徑,不認得各個庭院樓閣宮殿的位置及用處,要麼他另有算計,尋找其餘的機緣。
秦先羽心中更為傾向後者。
安閣欄應是早知呂陽天尊洞府之中的佈置,也知曉一些寶物或是傳承的所在,於是去尋他所想要的東西,或許也是最好的東西。而那些東西另外藏匿於隱秘之地,不在主廳,不在靜室,也不在藏寶庫。
秦先羽沉思之間,朝著主廳走去。
途中經過一處小園。
秦先羽驀然停住腳步。
小園中滿是土丘,各自插上一塊木碑。
“這是那些依然留在樓閣之中的弟子或是道童?”
“數百年過去,修煉未成,便已壽盡而亡?”
秦先羽不知怎地,心頭驀然沉重了許多。
那些靈禽異獸,大多長壽,哪怕修為粗淺,也大多壽元綿長。而其中原本就較為長壽的物種,比如龜蛇之類,就算只是練氣級數,都能有數百年壽元,堪比神獸壽數。並且,那些靈禽異獸,凡是相似種類者,亦可互相配對,便能誕生後裔血脈,繁衍生息。
然而這些不知是呂陽天尊弟子還是道童的前人,畢竟只是修道之人,若無法成仙得道,必然壽盡而亡。就算能夠成仙得道,初成地仙后,也僅是五百壽數,此後至少是每百年一次推轉金丹,才能保持壽元不減,但許多地仙,往往是百多年都難以把金丹推轉,無法繼續延長壽元,於是漸漸老邁,逐漸逝去……
秦先羽嘆息了聲。
他走出這座小園。
隔壁處,角落的荒草之中,有一道身影倚在牆角。
那是一具白色的枯骨。
“是他葬了那些同伴,然後連他也走到了生命盡頭,壽盡至此,然而卻再也無人將他埋葬了。”
秦先羽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幕一幕的場景。
呂陽天尊門下的修道人,或是自願留下,或是受困於此,經過數十上百年之後,修道未成者先行逝去,有同伴埋葬。然後數百年過去,連得道成仙的人物,都抵禦不住數百年歲月的流逝,也在歲月中死去。
有一人,從壯年時,到暮年時,默默埋葬著同伴。
直到有一天,與他相依為伴的最後一人,也死在歲月之中,只剩他孤身一人。
當他懷著悲涼的心情,埋葬了最後一名同伴之後,從此孤孤單單地在洞府之內生活。
這裡景色優美,但卻看了數百年,這裡有無數靈禽異獸,卻無一個同類相伴,這裡只有他一人。
直到某一日,他看望了死去的所有同伴,來到隔壁院落,他默默坐到牆角,等到壽元耗盡的一日,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