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4/4 頁)
神宗掌教道:“只是什麼?”
那長老低聲道:“只是他力壓呂岸,聲勢極盛,原本有五劫不朽的弟子在蓄勢,只待勢頭大盛便可以出手。但這羽化忽然突破,氣息攀升,反而破了那些弟子的勢頭。”
“而本門卻又在這時,停住了先前挑戰。”
這長老咬牙道:“如此,不免造成這燕地善言,力壓本門弟子,無人可敵的錯覺。”
其餘長老俱是深有同感,無不點頭。
“那又如何?”神宗掌教說道:“只當是個磨礪……這些弟子若是覺得他力壓本門,便是看得太不清晰,眼力太差。而倘如覺得他力壓本門,卻還不能為之振奮,反而因此頹喪,那麼便是心性太差。若經不住這一點磨礪,眼力差,心性差,本就沒有多少栽培的資格。”
“就當是一場簡陋粗略的篩選。”
……
秦先羽步步登山。
他身上的氣息,隨著每一步踏落,都會增長一絲。
一步一步,氣息逐漸積蓄,節節攀升。
他能感應到方圓八百里任何一處變化,風吹草動,螻蟻蟲豸,落葉細蜂,無不清晰。他能感應到這些生靈壽元隨著一點一滴地光陰而消逝,他能感應到樹木輪迴,逐漸蒼老。
這些感應,只在一息之間,何其細微?
但他依然感應到了。
身外感應是大天地,而體內則有小乾坤。
諸般竅穴藏星辰,他自成仙得道之後,仙體有成,三百六十五個竅穴俱都與天上星辰結了聯絡。體內血脈是山川河流,血肉骨骼亦是大地之一。
他甚至感應到自身體內亦有生靈繁衍。
因為他身懷先天混元祖氣,一切之本源。
秦先羽不自覺運轉海中玉蟾煉丹十九訣要。
金丹漸漸壯大。
這一部海中玉蟾煉丹十九訣要,乃是燕地溫養金丹的絕妙法門。
所謂金丹歷經九轉七返,方可大成。
世人將溫養金丹的過程,粗略分作九轉,但實際上,若是金丹足夠穩固,便可接連推至九轉。
而若是金丹不夠穩固,便無法轉動,倘如強行運轉,勢必傷及金丹之根本,輕則突破失敗,自身受創,傷勢或有深淺不一,而重者,金丹運轉不成,為之破碎,從而身死道消,多年道行毀於一旦。
海中玉蟾煉丹十九訣要,就是溫養金丹的手段。
把金丹溫養得愈發堅固,便能使之運轉。
秦先羽每日溫養金丹,至今積蓄勉強足夠,此刻一番感悟,頓時開啟此門。
經歷現下這一番溫養,使得金丹愈發穩固,足以承擔更為巨大的壓力。
於是他將金丹推轉。
丹至五轉。
五轉地仙!
天上變化驟止,風消雲散。
秦先羽已然登了山頂。
神宗眾弟子,盡都沉默。
五百八十章觀疆錄
山峰之頂,有一座宮殿。
修道至今,秦先羽遊歷各方,所見宮殿樓閣已不稀少,相較之下,其實眼前這座宮殿,已然算是較為簡陋,只是甚顯古樸。
儘管比之於周邊的神宗其餘建築稍顯簡陋,但依然是大氣之中,透著蠻荒特有的粗獷兇狂之氣。
殿門兩側,匍匐著兩頭巨獸。
這並不是石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