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一身本領盡都無法施展。
秦先羽當日一劍敗了柳長空,不曾見識到這一門秘術,但此刻,終於在天尊山蓋矣神尊的手上,得見了這一道天尊山秘術,號稱五越觀王潮之首的中越潮。
昔日京城鬥法時,陳原便曾施展出東越潮,但比之於蓋矣神尊這等龍虎巔峰的人物,當真遜色了無數,簡直只算作小溪小流小水溝。
中越潮本就被修道人視作五越觀王潮之首,勝過東嶽門的東越潮。而蓋矣神尊比之陳原,修為更高了不知多少倍。
若說當日陳原的東越潮僅是小水溝兒,今日蓋矣神尊施展出來的,便是大風大浪,大江大河,滾滾而至,如雷霆震響,更如萬獸奔騰。
天尊山方圓百里,俱有狂猛浪濤之聲,驚得走獸四竄,異禽亂飛,修道人無不驚駭。
經由蓋矣神尊施展出來的中越潮,場面之盛,讓秦先羽不由駭然。
大浪席捲而過,庭院盡被沖毀。
蓋矣神尊默然不語。
ps:給盟主楓雨印痕的加更一直不給力,雖然他比較理解,但我總想著繼續,這都月底了,努力再添一章o(n_n)o
二百三十六章飛天血蛇
中越潮被稱作五越觀王潮之首,自有另一番奧妙。
當初陳原自行修改東越潮,添了火性,稱作離水。而中越潮亦有特性,其玄奧之處,便是奇重無比。
傳聞中越潮一滴水珠,重達百斤。
這大片浪潮奔過,又何止千萬滴水珠?
一滴水珠重達百斤自有幾分誇大,但這一道中越潮奇重無比,卻並非虛妄。
浪潮滾滾,顯得萬分沉重,比無數重甲兵馬碾壓過去還要驚人,所過之處,地面塌陷半丈許,而攔在前方的一面院牆,院門,以及後面的許多座庭院,都一併碾作平地。
中越潮前端水浪並未順著高山落下,而是在臨近天尊山邊緣時,憑空化作水霧,灑在山峰之上,落在草木,融於土地。
秦先羽周邊一切,已盡被中越潮碾了過去,但他並未被中越潮碾過,而正在苦苦支撐。
觸地印按在地上,接連發動。
沉悶聲響不斷響起,只是在中越潮席捲碾壓過去的浩大聲勢當中,被掩蓋了過去,故而不甚響亮。
以秦先羽為中心,身周兩三丈範圍之內,土地裂痕無數,不斷震盪,裂出一道又一道,碎了一片又一片,土地岩石幾乎成了砂礫,化作一片沙地。
但這片沙地不斷震盪,便把沉重無比的中越潮攔在了外邊,一旦有潮水臨近,立時被觸地印的震盪之力攔在兩三丈之外。
“中越潮竟這等厲害?”
秦先羽感應周邊土地都被這道浪潮壓得塌陷下去,而自己這裡有觸地印震盪之力,隔絕潮水。雖然把土地震成了砂礫。卻也不曾下陷。仍屬高位。
水往低處流,秦先羽處在高位,便顯得輕鬆許多。
但也未必輕鬆得多少。
觸地印接連發動,倘若一個接續不妥,就會有潮水灌入,故此,觸地印一記接著一記,不得停頓。不得疏忽。
饒是秦先羽已是龍虎真人,降服蒼龍,真氣純淨,且比以往深厚了許多倍,但接連施展數十記觸地印,也自覺有些吃不消了,有心要服下玉丹靈液,卻只得專心施展觸地印,生怕分了神,使印法之間出現間隔。被潮水頃刻間湧入,
“莫說我此刻只降了蒼龍。就算我已降龍伏虎,甚至龍虎交匯,可若是被卷在蓋矣神尊施展出來的東越潮之中,被這沉重水流來回碾壓,不斷翻騰,到時必是性命難保。”
秦先羽臉色蒼白,好在這一波中越潮有大半已經滾了過去,再堅持片刻,就足以用這觸地印撐過中越潮。他另一隻手早已捂住了水囊,待到中越潮過去,立時服下玉丹靈液,驅使體內蒼龍來煉化靈液,不須幾個呼吸,就可恢復真氣。
正這般想著,眼前的水浪驟然一頓。
有人從浪潮之中探了出來。
威嚴凜凜,長袍深沉。
蓋矣神尊掌中燃火,身處於中越潮,手上施展道術。
剎那之間,秦先羽收了觸地印,把手掌往前虛空一按。
在他掌心之間,有道痕跡,乃是雷印。
雷印之中,有藍白光色,驟然而生。
掌心雷!
雷法屬於天威,仙人才得掌控,龍虎真人中也少有習練雷法的人物。縱是蓋矣神尊也不曾學過雷術,如今見了掌心雷,饒是他功參造化,觸及仙凡壁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