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被風拋起。
道觀後房一片狼藉。
觀虛拍出一掌,正印在秦先羽眉間祖竅所在。
一股氣流從眉心流入,沿著經脈,以玄妙軌跡,運轉開來。
秦先羽心驚駭然,那玄妙軌跡,正是紫府神庭混元祖氣真訣的真氣執行法門。
“靜心守氣,感應體內變化。”
ps:最近兩天有些忙,中午那章比較懸,不過還好,估計也就兩三天的事。
第十六章傳功【上】
“老道自損道行,以體內真氣為你打下根基,你靜心淨念,好生體悟。”
觀虛體內真氣,源源不斷落入秦先羽眉心處,經由此竅穴,流轉至經脈,根據紫府神庭混元祖氣真訣的執行軌跡,接連流動。
秦先羽心驚之餘,也終是靜下心來,仔細體悟。
這些日子,他觀悟紫府神庭混元祖氣真訣,略有所得,至少那些竅穴,經脈,如何流動,都有了大概的想法。當他意想體內有虛幻真氣流過時,就會運過這功法路線。
然而他自己的體悟,畢竟稍有偏差。
此時觀虛老道把真氣注入他體內,便讓他感應得十分清晰。真氣在體內流動,軌跡,流速等等,俱都感應得萬分清楚。
秦先羽只感應了幾回,便察覺出自己意想出來的執行路線,與老道士的真氣流動稍有偏差。他暗暗記下不同之處,下一回執行功法時,便會避過這些錯誤之處。
“悟性倒是不差,這氣感已經有了幾分真意。”觀虛暗暗點頭。
老道士自認命不久矣,意欲傳下白雲觀的道統,然而他時日無多,想要細細尋找一個合心意的良才美玉實也不易。但他認得秦先羽這個後輩,也知他的來歷,家世,因此才想傳他道統。
只是秦先羽畢竟已是少年,身子骨漸漸凝合,前途不大。
老道傳他道法,實也並不指望這少年能有何等成就,只是希望傳下道統,讓秦先羽今後尋得個資質卓絕的弟子,使白雲觀得以傳承下去,興許在後輩之中,能有出頭之人。
然而這個秦先羽竟有了玉丹改善體質,如今又有道劍之法,前途已是不可限量,至少比他觀虛老道的前路,更為光明。
練氣初期,入門極難。
怎能讓秦先羽在這一步耗費光陰?
只有讓他先一步邁入練氣門檻,日後才能走得更遠。
秦先羽閉目凝神,只覺老道士一世精修的先天混元祖氣在體內不斷流轉,早已過了八個大周天。
“你已稍有氣感,老道以真氣在你體內流轉,讓氣感從虛化實。”
觀虛神色凝重,胸前滲出大量鮮血,浸溼了道袍,順著衣角不住滴落,但他似如不覺,只對秦先羽說道:“我用真氣在你體內流轉,每過一週,就會損傷根基。你嘗試運轉功法,看看能否截下我一縷真氣,化為你自身所用。”
真氣境界,與練武的內勁修為相當。
但內勁乃是從氣血,從竅穴,發力技巧等等領悟出來,而真氣,則是從無到有,從虛無中憑空意想出來。
杯弓蛇影,那人因為看錯了弓影,視作小蛇,因此自認為中了蛇毒。心神影響,體質漸弱,過多不久便死,那是因為心神影響身體。
天地間的飛禽走獸,能夠因環境而變化,也是長年累月才得變化。無論修出內勁,還是自身變化,都屬於在原本軀體之上的改變。
而真氣則不同,它從無到有,憑空孕生。
氣感是自欺欺人一般的虛幻之感,然而真氣才是真實的。
要憑空孕生真氣,少說也該數十年。
老道士不惜自損修為,正是要讓秦先羽修成真氣,省去這數十年的入門障礙。
“只須截下一縷真氣,就能如種子一樣,茁壯成長?如此省去了憑空孕生的步驟,便能省去數十年苦功?”秦先羽心中略微明悟,他細細感應,只覺體內原本略顯虛幻的氣感已經有了幾分真意。
若非有老道指點,他必定認為自己已然修成真氣。
虛假的畢竟是虛假,氣感畢竟是氣感,那僅僅是一種錯覺,實則與尋常人沒有任何不同。
雖說氣感是練氣的第一步,跟武學的搬運氣血相當。然而武學之人,即便只是門外漢,也能有幾分勝過常人的武力,而能夠搬運氣血的人物,已然氣力大增,可秦先羽修成氣感,仍然只是一個尋常人。
“看來武學要入門比修道容易,畢竟見效極快,給人極大信心,能夠鼓舞激勵,就是修不成搬運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