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已經代表了西方世界的頂尖水平,要是這裡的西醫師沒有出手,這病在外面恐怕是很難治好的。
巴布魯冷哼了一聲,他先走過去認真詢問了起來。
蘇植則是不急,畢竟已經知道是什麼病了,這時候再問小男孩的情況就已經顯得不太重要。
“老李,你有沒有想到什麼辦法去醫治這人格分裂症?”蘇植看著李岐黃問。
李岐黃沉吟了一會才苦笑說:“其實精神類的疾病我以前也接觸過不少,對此頗有研究,據我所知的,人格分裂症大多是後天形成的,主要是因為家庭環境、工作環境等影響遇到常人難以想象的悲慘事情或壓力太大出現的,但是這種因為嵌合現象生理原因形成的人格分裂我還真的沒有見過,還有就是他們要求我們日落黃昏前完成,現在已經是中午時間了。”
“我們只剩下五六小時的時間了,中醫一向擅長慢中求穩的治癒策略,快速讓病人痊癒也是有的,但絕不是人格分裂這種難治的大病。”李岐黃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
蘇植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李岐黃說的他當然都明白,“那如果治癒普通的人格分裂該從何處下手?”
蘇植只是看過幾本醫書,但是他從來沒有在醫書上看過人格分裂症的醫治方法,說到底他這個醫生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對上這人格分裂症,實在是狗咬烏龜無從下手。
“我們中醫強求五行平衡,心肝脾肺腎五臟就代表著五行,五臟會影響情緒,‘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所以人格分裂我們中醫一般主張先調理五臟,讓五臟達到五行平衡,但是這病人的五臟沒有問題……”李岐黃嘆口氣搖搖頭,“所以從五臟入手顯然是不可能的,那我們只有唯一可以著手的地方是……”
“老李,你是想說腦袋?”蘇植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說。
“對,就是人的大腦,其實我也涉獵過不少西方的醫學刊物,他們對精神類疾病確實領先我們太多了,他們早已經研究透徹,無論是什麼東西影響導致的精神疾病,但是精神疾病終究原因是大腦出了問題,所以他們醫治精神疾病下手的地方是大腦。”李岐黃知道蘇植的醫學底子薄弱,所以說得更為詳細。
“西醫早已經開發出一系列的抗精神疾病的藥物或手術切除對大腦進行針對治癒,當然即使是這樣,他們對於人格分裂的醫治也不是絕對有效的,更多是採用控制的方法,不讓病人的病繼續惡劣下去,畢竟這可是人格分裂,完全治癒的機率不到一半,不過或者這種生理型缺陷導致的人格分裂,他們是能用手術來讓病人恢復健康。”
蘇植聽到一陣頭痛,他對中醫還算有一定的瞭解,但是對上這西方醫學體系就成了睜眼瞎,尤其是大腦目前還是西醫最為艱深的科目。
過了一會,負責人過來說休息一下,讓蘇植與巴布魯兩夥人去不同的休息室休息,送來了豐盛的午餐。
吃完午餐之後,蘇植又與李岐黃商量了起來,但可惜的是行醫經驗豐富的李岐黃對人格分裂也頗為束手無策,無法給蘇植提供更多的幫助。
“我們的醫學體系對精神疾病的研究太少了,難道華夏曆史上就沒有什麼人對大腦進行過研究嗎?”蘇植嘆氣說。
蘇植這話讓李岐黃愣了愣,過了一會,李岐黃才緩緩說:“也不是說沒有。”
“是誰?他們說了什麼?”蘇植一臉欣喜地問了起來。
“他們不算是大夫。”李岐黃搖頭說。
“不是大夫?”蘇植愣了一下,“不是為了醫學,誰沒事會研究大腦這東西?”
不過蘇植說到這裡忽然明白了什麼,他看著李岐黃:“你是說佛道兩家?”
李岐黃點了點頭,“只不過他們研究大腦不是為了給人治病,而是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尤其是道家對這方面的研究頗為深入,他們認為人有三魂七魄,元神之說之類的,佛家也有不少,佛家認為人是擁有神識的,神識作為連貫生命之流的主體……”
“所以我們不妨將人格當作人的元神或神識,至於雙重人格分裂就相當於人的元神或神識出了問題,又或者說人格分裂的人多了一個元神或神識?不過這樣的假設是沒有太多意義的,畢竟佛道兩家這樣的說法太過虛妄了,我們都不知道元神或神識是否存在。”
李岐黃說到這裡,就搖頭停了下來。
蘇植聽到這裡卻是哈哈笑了起來,“老李啊老李,這次真的要謝謝你了,你說的這些東西啟發了我,對我真的太有用了!”
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