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第1/4 頁)
可以說,石老這是拿他以往這麼多年為華夏所做的貢獻,來努力為楚浩鋪平一條坦蕩大路。
如果,連石老的要求,他都不答應,楚浩真覺得,自己不配做人了。
“你先別答應的這麼早,我先說說的困難。”石老睜大了眼睛,雙眼閃爍著炯炯有神的光芒,直直的盯著楚浩。
他冥冥之中,有感覺,這恐怕是他為華夏,所能做的最後一件大事了。
“神舟計劃的重要性,你也已經知道了,至今所面臨的失敗,你也清楚的很,也就是說神舟計劃是艱難重重,但是卻必須成功,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神舟計劃都必須成功,華夏人必須登上太空,必須參與到太空的競爭,必須在太空中為華夏爭奪一片屬於華夏的地域!”
石老一連串說了四個必須,這代表著他,以及華夏億萬萬人民對太空的渴望和重視,以及可以付出一切的精神。
“那麼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神舟計劃在成功之前,是處於極度保密的狀態,而且至於說什麼時候成功,我們也是不知道了。”
“如此一來,也就是說,凡是加入神舟計劃的人,不但需要廢寢忘食的工作,為神舟計劃奉獻自己的一切,甚至對生活也將帶來巨大的不便。”
“你一旦加入神舟計劃,你在神舟計劃成功之前,都無法跟外界聯絡,處於保密狀態,甚至連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都無法聯絡,就彷彿你這個人突然從世界上消失了一樣,你覺得這樣的代價你能承受嗎?”石老靜靜的看著楚浩,他不願意給楚浩增加什麼太多的壓力和煩惱。
因為他實在是太瞭解楚浩了,楚浩的才華毋庸置疑,是頂尖中的頂尖,但是其勤勉程度,簡直可以用負分來評價。
他認識楚浩這麼長時間了,說實話,正兒八經的實驗,他就沒見楚浩做過幾次,並且這些都是在報告會上才做的,私底下,他壓根就沒見過楚浩做過什麼實驗。
甚至可以說,楚浩連論文都很少去看一眼,有時候他自己都懷疑,楚浩宣稱自己所研究出來的一切,其實早都已經藏在他的腦子裡了,只不過在他想要的時候拿出來而已。
不過,這也更證明了楚浩的天資。
這麼懶散,楚浩就在理論物理和材料學上取得了這麼的成就,對了,還有在文學,以及在生物,數學,甚至就連文科的歷史政治什麼的,楚浩也有不少的認知,要不然怎麼可能在高考中考到滿分。
有時候,從楚浩偶爾暴露出的冰山一角,他自己都懷疑楚浩在其他學科上的成就,會不會跟他在理論物理和材料學的成就一樣。
這個想法一旦冒出來,他自己都下意識的打消掉,畢竟楚浩在理論物理和材料學的成就,可以說是世界頂尖的,諾獎級的那個層次,不僅僅是材料學,連理論物理也是同樣。
近些年來,對E型雜論的研究越透徹,大家就越覺得,楚浩似乎真的已經快要解開物理終極奧秘了。
可是有時候,一想到楚浩的那篇《少年華夏說》,他真的忍不住這麼懷疑,因為《少年華夏說》真是一篇奇文,一片雄文。
有知名的國學大家,曾經評價楚浩這篇文章,稱讚楚浩有狀元之才,他雖然從三歲稚童開學學習國學,到現今已經一甲子有餘,可是平心自問,他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楚浩堅定的點了點頭,“我確定,我可以忍受這些。”
此時,他的語氣還是這麼的毅然決然,石老說的這些,他之前都已經想到過了。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個真正讓華夏人民挺直了脊樑股的偉大科學實驗。
科學家們在戈壁灘上,風餐露宿,飽受風沙侵襲,吃不好,穿不軟。
但是這個還不是最痛苦的。
最痛苦的是,有的夫妻雙方都被選入了計劃之中,但是因為保密紀律,連家人都不能告訴自己在那。
結果,夫妻倆明明只有一牆之隔,可是卻數年沒見過一面,甚至就連寫信的時候,信封還要從戈壁灘發到燕京,然後再從燕京轉回戈壁灘。
多少年的相思,多麼深的愛戀,其實只在一牆之隔,但是卻需要輾轉千里。
這是多麼偉大的付出,正是有了這群默默奉獻的科學家,華夏才能真正的挺直了脊樑股,告訴周圍的豺狼虎豹們,來吧!我不怕你們!
正是有了這些科學家的付出,華夏才能迎來今天的繁榮。
至於說,不能跟外界聯絡,他相信老媽和老爸肯定會理解的,至於說韓璐她們三個,他了解,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