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3/4 頁)
/《
第一百六十一節 天若有志(上)
墨聖最後的神念中告誡,得其傳承者,除了神念所留下的種種體悟外,尚有墨聖早年所制的一些法器,還有一些法器胚胎。('' )
而今他的成就,又豈止是劍仙。
但若與墨聖相比,卻又差得太遠。
但是比他強大得太多的墨聖卻特地在最後的神念中留下天志明鬼之言,若此等話單純是墨聖為了擴大自己在人族中的影響,是愚民之言也就罷了。
可是墨聖在這最後的神念中卻又告誡自己,這最後的神念是墨聖對自己衣缽傳承所暗暗伏下的一步棋,每一分神念所傳達的東西何等寶貴,豈會隨隨便便,更不可能將自己隔世的傳人當成傻子愚弄。
對於孔璋這種人來說,他寧可相信墨聖最後神念中的每句話都有他的含義和希望。
那麼天志明鬼中蘊藏了墨聖的什麼企圖?或者說他想隱晦的告誡自己的傳承者什麼?
孔璋在這無人的荒島上整整想了三天,終於有所明悟。
他緩緩望向天空,雙眸所見無邊無際。
墨聖的天志明鬼之說若對修真界之外的人族來說,不過是其學說的一部份,旨在要人們有所敬畏,相信天有意志,能賞善罰惡,相信有強大的未知存在,這樣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至於肆無忌憚。
但特地在神念中再次強調,卻定然是有所指。
天若有志,天若有志!
天若有志,豈非天劫?
孔璋悸然而動,從地上一躍而起。
墨聖行將隕落,留下部份傳承,這是因為諸聖也免不了有私,希望自己一生的道統能有傳承。
但當時明明還有禽滑離這個弟子在,墨聖為何還要偏偏多此一舉?
除非他早就料到禽滑離遲早也要步上他的後塵,而禽滑離也多半是知道這一點,才會構建永珍宮,並且在最後劫數關頭,寧可以己身引開劫數,而留下永珍宮這一線機緣,以待墨聖一脈能繼續傳承下去。
天若有志,何其可怕?
天若有志,何其可怖?
對於天劫的認知,孔璋一直以來都認為這是修煉途中天道法則生出的感應,從而降下的考驗。
雖是劫數,但若能渡過,莫嘗不是機緣。
但天若有志呢?
天若有志,便等若為人。
凡人者,莫不有私心,聖賢如墨聖,如孔聖,如道門諸祖,玄門諸聖,甚至開創佛宗的龍樹龍華,都不能免俗。
以己度人也罷,孔璋從來不相信人能做到完全的大公無私。
那麼墨聖最後神念中特意再提到天志明鬼,未嘗不是提醒得到自己傳承者不可得意忘形。
能得諸聖傳承者,莫不是有大機緣者,孔璋只是得了部份好處,若按墨聖、禽滑禽的算計,尚有永珍宮諸多法器為輔,尚有天工造物書這些遺留給他,ri後開宗立派,再現墨者風光一點都不奇怪。
但是墨聖想必卻擔心因此而再觸怒天道?
天若有志,前有墨聖、禽滑離的隕落,後來者就算得了傳承,能重新開宗立派,甚至成聖成王,又如何是天道大勢的對手?
如果是這樣,那麼墨聖最後神念便隱隱能說得通了。
墨聖隕落前便預料到了自己和其弟子將要隕落,故留下這一步棋與天道大勢繼續下下去。
他所傳承的這一切固然是不甘心自己畢生的心血化為烏有,但同時他也不希望給傳承者誤解,以為得了他的傳承便肆無忌憚。
就算能成聖,頭上尚有天道大勢。
但是天道降下種種天劫到底是為了什麼?這卻是孔璋百思不得其解之處。
若說私心,總有立場,但當初玄門先聖的各種學說,幾乎已經囊括了世間的種種思想,難道竟然沒有一種是合乎天道的?
這天道大勢到底是什麼?
孔璋迷惑不解,但他卻幾乎可以肯定,墨聖是既擔心,所以提醒,但又不便明說,或許是以為若直說了,對傳承者有害無益。
但到底是因為明說了,天道便會察覺,便會將墨聖一脈徹底毀滅,還是擔心若說得太明,傳承者會徹底喪失與天道大勢對抗的決心?
不合於天必亡,若人知道自己明ri必死,會如何?
就孔璋所知,恐怕大多數人會恐懼,會崩潰,會盡情的瘋狂享樂,甚至作出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一些事,稍有理智的則可能會去完成一些自己平時沒有勇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